[我太太陳誠勵女士因癌病,於2011年1月20日去世。無盡思念,撰成此文。]
1976年誠勵和父母一家來港定居。78年中我們在香島中學分校相遇相識,共同生活了三十年,83年家庭新成員女兒嘉欣出生了。夫妻倆相愛之餘,彼此互相欣賞,也有共同的志趣理想。
婚後我倆都在事業上找到努力方向,她從事中港兩地新聞工作多年,跟隨上級記者游走中港台三地採訪,上級交帶的任務,她都努力和盡快完成。在工作中獲得成功感。
誠勵性格開朗,喜結識朋友,與親友分享歡樂時光、和生活中的烏龍趣事。她人情味濃,一直和舊同學、舊同事、舊學生、老朋友等保持聯繫,三言兩語間便會談到人生目標和心靈的話題,互相啟發。近十多年來參與苗圃內地助學工作,和祖國大地四方好友結緣,收了許多乾兒乾女。
由我二弟介紹,95年我倆都進修了生命動力的體驗式課程,人生範籌也進一步擴闊。人生不單只為自己家人而拚搏,同樣要關懷大眾,服務社群。由此開始參與苗圃行動的內地助學服務,及參加步行籌款,傳遞助學訊息。
得到誠勵的支持,我全心投入和許多苗圃人籌辦「助學長征」步行籌款活動。繼而我倆參與全程步行,04-05年間十個月風雨同路,一同承擔困難險阻,也一同分享勝利喜悅。她邊走邊和內地陪同志願者交流採訪,寫成筆記。走到四川阿壩藏區的一星期裏,誠勵寫下了她最滿意的兩篇征途筆記《三壺熱水》、《借來的“床”》,即使素昧生平,熱心助人精神不減。完成旅程後,她說今生無憾了。我倆能有機緣為理想同行,是緣份也是福份!
當醫生告知癌病後,她在電郵和朋友分享說:「想不到一向順境的我竟會跟死亡如此接近!父母一直希望我能做耶穌的女兒,也自覺個人的力量實在渺小,已無法單獨抵抗生命逆境。信主了,一切交託與主,我自安然了。」
走到生命將盡時,她一直處在昏睡中。偶然醒來已說話不清,平生喜好說話分享的她,這是很難受的事。幸運地,臨終時痛苦時間短暫,微笑地和親友告別,今生無憾了!
過去半年多,女兒嘉欣一直陪伴她走完人生最後歷程。
她常勸勉親友要好好活,做有意義的事。願齊來延續她的人生宗旨!
感謝各親友關懷愛護,尤其是她妹妹誠奮專程由馬來西亞回港陪伴,親情無價。我和女兒銘記難忘!
梁建華 書於2011年1月28日
2011年3月12日 星期六
總幹事筆記 2010年12月號
[本文是寫苗圃天地2010年12月號撰寫。我於2011年1月8日起離任,文末的電郵地址已更新。]
總幹事筆記 梁建華
執筆寫本文時是12月初。
聯合國於1990年提出在二十世紀末(即2000年,也是「千年」的名稱來由),倡導全球各國努力實現八大目標:消除飢餓,普及教育,性別平等,降低兒童死亡,改善產婦保健,與疾病鬥爭(特別是愛滋病),環境可持續力,全球伙伴關係等。統稱「千年發展目標」(United Nations 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簡稱UNMDG)。當年全球各國政府承諾努力實現。後來發現進展緩慢,聯合國將實現千年發展目標的期限推遲至2015年。
回顧本會工作與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直接相關者有:
Ø 普及基本教育:資助貧窮農村家庭子女上學、資助農村教師培訓以提高教育質量、資助民辦北京民工子女學校,促進教育公平。
Ø 促進性別平等與賦予女性自主權力:資助廣西南寧市苗圃行動華光女子高中辦學,讓少數民族初中女學生繼續學業,增加自主能力。
Ø 促進全球協同發展:一方面與香港及北京兩地的大學教研組織合作。另一方面香港市民參與苗圃舉辦的工作組或步行籌款活動,到內地偏遠地區探訪,增加對國情認識,同時也增加內地交流。
源自同文同種的家國情懷,香港有許多熱心人關心內地貧困地區生存狀況,經常有好像苗圃這樣的慈善志願組織和個人到內地服務。香港政府今年施政報告(2010-11年)提出,計劃於2011年成立「香港青年服務團」,招募及資助十八至二十九歲的高中畢業生、大專學生及在職青年到內地貧困地區,服務六至十二個月,提供教育、衛生、環保等知識訓練。政府推動這一項目的特色,是支持有志為內地貧窮地區服務的年青人參與。其難度則是要服務半年以上,這有別於一兩星期的短暫服務,參加的義工需要在事前有充份的心理準備,同時需要對當代中國國情有基本認識。相信苗圃一直以來舉辦的山區工作組和親善探訪團,可供有志年青人到內地長時間服務前的熱身準備。
今年內地政府製定「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簡稱「十二五」,由2011-2015年)並面向社會徵求意見。值得我們非政府組織注意的,是改革開放30年後,國家施政政策有重大轉向,由出口導向轉變為擴大內需,重點之一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目前的十二五規劃徵求意見稿說:未來五年的社會建設明顯加強。故可預期內地社會服務的空間會擴闊。此外,加強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強調要節能減排,加強環保。相信配合國策,基礎教育也需加上環保的教育內容。
近期一則內地新聞報導說,近年來全國各地撤點併校,學校合併了,使得鄉中心校的學生人數大增,使到學校師生安全問題大增。近期在新疆阿克蘇市一所小學在下課時發生學生踩踏事故,有41名學生受傷。可見學校除了傳授知識外,還需要有公民教育,諸如守規則,注意秩序,互助關懷,防火和走火警練習等。
12月1日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報導溫家寶總理到四川涼山州考察彝族地區防治艾滋病(香港稱「愛滋病」)工作,來到一間小學探望41名孤兒,這群孤兒是由於父母吸毒或感染愛滋病而逝世的。顯示出中央政府對愛滋遺孤教育狀況的關顧。此外,12月初在本港上影一部公益題材的電影,由中國紅十字會基金會與上海電影藝術學院攝製,講述一名女大學生為了實現理想,隻身來到一個愛滋病村,為愛滋病遺孤當教師的故事。促進教育公平,防治愛滋病,這也和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相符的。
歡迎各位對會務提出意見,我的聯絡方法是:手提 94325239,中國手機15012503857,電郵 leungkwj@gmail.com 。
總幹事筆記 梁建華
執筆寫本文時是12月初。
聯合國於1990年提出在二十世紀末(即2000年,也是「千年」的名稱來由),倡導全球各國努力實現八大目標:消除飢餓,普及教育,性別平等,降低兒童死亡,改善產婦保健,與疾病鬥爭(特別是愛滋病),環境可持續力,全球伙伴關係等。統稱「千年發展目標」(United Nations 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簡稱UNMDG)。當年全球各國政府承諾努力實現。後來發現進展緩慢,聯合國將實現千年發展目標的期限推遲至2015年。
回顧本會工作與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直接相關者有:
Ø 普及基本教育:資助貧窮農村家庭子女上學、資助農村教師培訓以提高教育質量、資助民辦北京民工子女學校,促進教育公平。
Ø 促進性別平等與賦予女性自主權力:資助廣西南寧市苗圃行動華光女子高中辦學,讓少數民族初中女學生繼續學業,增加自主能力。
Ø 促進全球協同發展:一方面與香港及北京兩地的大學教研組織合作。另一方面香港市民參與苗圃舉辦的工作組或步行籌款活動,到內地偏遠地區探訪,增加對國情認識,同時也增加內地交流。
源自同文同種的家國情懷,香港有許多熱心人關心內地貧困地區生存狀況,經常有好像苗圃這樣的慈善志願組織和個人到內地服務。香港政府今年施政報告(2010-11年)提出,計劃於2011年成立「香港青年服務團」,招募及資助十八至二十九歲的高中畢業生、大專學生及在職青年到內地貧困地區,服務六至十二個月,提供教育、衛生、環保等知識訓練。政府推動這一項目的特色,是支持有志為內地貧窮地區服務的年青人參與。其難度則是要服務半年以上,這有別於一兩星期的短暫服務,參加的義工需要在事前有充份的心理準備,同時需要對當代中國國情有基本認識。相信苗圃一直以來舉辦的山區工作組和親善探訪團,可供有志年青人到內地長時間服務前的熱身準備。
今年內地政府製定「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簡稱「十二五」,由2011-2015年)並面向社會徵求意見。值得我們非政府組織注意的,是改革開放30年後,國家施政政策有重大轉向,由出口導向轉變為擴大內需,重點之一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目前的十二五規劃徵求意見稿說:未來五年的社會建設明顯加強。故可預期內地社會服務的空間會擴闊。此外,加強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強調要節能減排,加強環保。相信配合國策,基礎教育也需加上環保的教育內容。
近期一則內地新聞報導說,近年來全國各地撤點併校,學校合併了,使得鄉中心校的學生人數大增,使到學校師生安全問題大增。近期在新疆阿克蘇市一所小學在下課時發生學生踩踏事故,有41名學生受傷。可見學校除了傳授知識外,還需要有公民教育,諸如守規則,注意秩序,互助關懷,防火和走火警練習等。
12月1日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報導溫家寶總理到四川涼山州考察彝族地區防治艾滋病(香港稱「愛滋病」)工作,來到一間小學探望41名孤兒,這群孤兒是由於父母吸毒或感染愛滋病而逝世的。顯示出中央政府對愛滋遺孤教育狀況的關顧。此外,12月初在本港上影一部公益題材的電影,由中國紅十字會基金會與上海電影藝術學院攝製,講述一名女大學生為了實現理想,隻身來到一個愛滋病村,為愛滋病遺孤當教師的故事。促進教育公平,防治愛滋病,這也和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相符的。
歡迎各位對會務提出意見,我的聯絡方法是:手提 94325239,中國手機15012503857,電郵 leungkwj@gmail.com 。
總幹事筆記 2010年11月號
[本文是為「苗圃天地2010年11月號寫。我於2011年1月8日起離任,文末的電郵地址已更新。]
執筆寫本文時是10月中旬。
今年7月號苗圃天地曾向讀者介紹,雲南省政府自今年起出台新的條例,境外非政府組織在雲南省開展服務時,必須先在省民政廳以備案方式登記,及與省內合法註冊的組織合作,合作項目需報省外事辦備案。本會已辦理相關手續,及於8月下旬獲得雲南省民政廳頒發「備案通知書」,仍有後續申辦手續。本港各間在雲南開展公益服務的志願組織均需要向省民政廳申請備案的。
8月份一位名譽理事捐出一間新界村屋物業給本會,這村屋物業將列作本會「永續運作基金」之下的「無名氏子基金」。捐贈人表示同意。近期數年會將村屋放租,租金收益扣除相關支出後撥作本會行政收入,以支持本會推行會務。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近年推動「惠施 捐獻文化」,建立惠施網www.WiseGiving.org.hk。在本港註冊的社福機構、慈善組織可申請加入,共同推動透明問責的公益文化。本會樂於申請加入。社聯在8月6日正式接受本會申請為惠施網慈善機構。本會的服務、管治、財務及透明度等問責資料於2010年8月11日起在惠施網公佈。以後每年度更新一次。此外,社聯在9月起推廣一項「國際通用的籌款倫理原則聲明」(International Statement of Ethical Principles in Fundraising),需要惠施網成員回覆是否遵守,「籌款倫理原則」主要有五項普世原則(Universal Principles)及六項實務準則(Standards of Practice)。五項原則是:Honesty(誠實)、Respect(尊重)、Integrity(誠信)、Empathy(同理心)、Transparency(透明度)。9月董事局會議上討論此事,一致通過同意遵守。籌款倫理原則的一項實務準則,是慈善機構參與籌款的人員不會以籌募成績來計算報酬多寡,即使外判由籌款公司來進行,也需遵守此準則。本會一直以來是動員義工參與籌款工作,憑著熱誠幹勁來勸募市民捐款,從來不涉籌款報酬的。在每年的年報上公佈審計報告和經審計的財務報告,也是本會的傳統。近年互聯網普及,更在苗圃網頁上保存了最近數年的年報,公開讓公眾查閱,與惠施網的透明原則相符。
隨著《苗圃行動條例》於憲報刊登,立法會將於10-11月份排期首讀。法團化進入新階段。如條例順利通過,本會即進入過渡階段。法團化過渡安排是本會自創會以來的一件大事,而且沒有先例經驗依循,需要本會全體相關人員齊心協力跟進。需要補充一點,上年會員大會討論《條例》文稿時,董事毛錫強向會員說明,《條例》所寫的服務地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涵蓋了內地和港澳台地區,是為擴大服務範圍預留空間,上年會員大會已原則上通過這《條例》稿。未來董事局可向會員大會提出動議修改會章,將服務範圍擴大至全國。
香港政府8月份寄來一份指引文件《受資助機構企業管治指引》,由「效率促進組」(網站 www.eu.gov.hk) 編輯出版,出版日期為2010年5月。編輯此指引的目的,是列明企業管治的原則和最佳常規,從而協助機構評估其履行職責的方法,協助接受公帑資助的機構維持公信力。本會因2008年成功申請得政府援川基金撥款以資助重建中江縣兩所學校,相信因此而收到此指引。雖然本會並非如本港社福機構般有政府公帑撥款來做資助項目(除兩所中江學校項目外),董事局可作為參考借鏡用。綜合以上各項事例,可見時代不斷進步,公益慈善機構需要不斷地提高管治能力,和主動地向公眾交待工作和財務狀況,方能不負眾望。
近年來中國內地西部地區發生多起自然災難,這反映了內地生態環境在惡化中,極端天氣多發,容易發生自然災難。本會全體人員到內地服務和步行時務必小心謹慎,安全第一。
10月17日本會召開會員大會,通過2009-10年度董事局主席報告及經審計的財務報告,還有選舉新一屆董事。祝願苗圃在新一屆董事局領導下,會務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國際青年商會香港總會響應聯合國發起的「千年發展目標」,舉辦一個名為「攜手為全球」(We unite for a better world)的活動。本會在社會熱心人士推介下參選「千年發展目標」最佳伙伴獎(UNMDG Best partner award)。10月份主辦方安排面見後,通知本會為其中一家獲獎組織。本會以往的工作與千年發展目標中的三項有相關,分別是:- 目標2:普及基本教育;目標3:促進性別平等與賦與女性自主權力;目標8:促進全球協同發展。謹向各位參與苗圃工作的義工、職員致意,這榮譽屬於大家。
歡迎各位對會務提出意見,我的聯絡方法是:手提 94325239,中國手機15012503857,電郵 leungkwj@gmail.com 。
執筆寫本文時是10月中旬。
今年7月號苗圃天地曾向讀者介紹,雲南省政府自今年起出台新的條例,境外非政府組織在雲南省開展服務時,必須先在省民政廳以備案方式登記,及與省內合法註冊的組織合作,合作項目需報省外事辦備案。本會已辦理相關手續,及於8月下旬獲得雲南省民政廳頒發「備案通知書」,仍有後續申辦手續。本港各間在雲南開展公益服務的志願組織均需要向省民政廳申請備案的。
8月份一位名譽理事捐出一間新界村屋物業給本會,這村屋物業將列作本會「永續運作基金」之下的「無名氏子基金」。捐贈人表示同意。近期數年會將村屋放租,租金收益扣除相關支出後撥作本會行政收入,以支持本會推行會務。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近年推動「惠施 捐獻文化」,建立惠施網www.WiseGiving.org.hk。在本港註冊的社福機構、慈善組織可申請加入,共同推動透明問責的公益文化。本會樂於申請加入。社聯在8月6日正式接受本會申請為惠施網慈善機構。本會的服務、管治、財務及透明度等問責資料於2010年8月11日起在惠施網公佈。以後每年度更新一次。此外,社聯在9月起推廣一項「國際通用的籌款倫理原則聲明」(International Statement of Ethical Principles in Fundraising),需要惠施網成員回覆是否遵守,「籌款倫理原則」主要有五項普世原則(Universal Principles)及六項實務準則(Standards of Practice)。五項原則是:Honesty(誠實)、Respect(尊重)、Integrity(誠信)、Empathy(同理心)、Transparency(透明度)。9月董事局會議上討論此事,一致通過同意遵守。籌款倫理原則的一項實務準則,是慈善機構參與籌款的人員不會以籌募成績來計算報酬多寡,即使外判由籌款公司來進行,也需遵守此準則。本會一直以來是動員義工參與籌款工作,憑著熱誠幹勁來勸募市民捐款,從來不涉籌款報酬的。在每年的年報上公佈審計報告和經審計的財務報告,也是本會的傳統。近年互聯網普及,更在苗圃網頁上保存了最近數年的年報,公開讓公眾查閱,與惠施網的透明原則相符。
隨著《苗圃行動條例》於憲報刊登,立法會將於10-11月份排期首讀。法團化進入新階段。如條例順利通過,本會即進入過渡階段。法團化過渡安排是本會自創會以來的一件大事,而且沒有先例經驗依循,需要本會全體相關人員齊心協力跟進。需要補充一點,上年會員大會討論《條例》文稿時,董事毛錫強向會員說明,《條例》所寫的服務地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涵蓋了內地和港澳台地區,是為擴大服務範圍預留空間,上年會員大會已原則上通過這《條例》稿。未來董事局可向會員大會提出動議修改會章,將服務範圍擴大至全國。
香港政府8月份寄來一份指引文件《受資助機構企業管治指引》,由「效率促進組」(網站 www.eu.gov.hk) 編輯出版,出版日期為2010年5月。編輯此指引的目的,是列明企業管治的原則和最佳常規,從而協助機構評估其履行職責的方法,協助接受公帑資助的機構維持公信力。本會因2008年成功申請得政府援川基金撥款以資助重建中江縣兩所學校,相信因此而收到此指引。雖然本會並非如本港社福機構般有政府公帑撥款來做資助項目(除兩所中江學校項目外),董事局可作為參考借鏡用。綜合以上各項事例,可見時代不斷進步,公益慈善機構需要不斷地提高管治能力,和主動地向公眾交待工作和財務狀況,方能不負眾望。
近年來中國內地西部地區發生多起自然災難,這反映了內地生態環境在惡化中,極端天氣多發,容易發生自然災難。本會全體人員到內地服務和步行時務必小心謹慎,安全第一。
10月17日本會召開會員大會,通過2009-10年度董事局主席報告及經審計的財務報告,還有選舉新一屆董事。祝願苗圃在新一屆董事局領導下,會務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國際青年商會香港總會響應聯合國發起的「千年發展目標」,舉辦一個名為「攜手為全球」(We unite for a better world)的活動。本會在社會熱心人士推介下參選「千年發展目標」最佳伙伴獎(UNMDG Best partner award)。10月份主辦方安排面見後,通知本會為其中一家獲獎組織。本會以往的工作與千年發展目標中的三項有相關,分別是:- 目標2:普及基本教育;目標3:促進性別平等與賦與女性自主權力;目標8:促進全球協同發展。謹向各位參與苗圃工作的義工、職員致意,這榮譽屬於大家。
歡迎各位對會務提出意見,我的聯絡方法是:手提 94325239,中國手機15012503857,電郵 leungkwj@gmail.com 。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