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21日 星期日

單車助學行2010 特刊序言

(單車助學行2010 特刊用)


序言:

傳統上,苗圃行動是以舉辦步行方式籌款「出名」的,如「行路上廣州」、「行路上北京」、「助學長征」、「茶馬古道」等,均是闊步展愛心,用腳創未來。很感謝去年和今年這兩年的單車助學行籌委們,勇敢嘗試,幹勁十足,以騎單車方式來籌募助學和行政善款,為會方開闢新的籌款方式。這兩屆參加的人數有增長,客觀地證明了騎單車旅遊兼做善事,得到港人的喜好和支持。
苗圃行動是義工主導的慈善助學團體,帶有草根性和本地原創性質。1992年創會時,僅是數名熱血青年赤手空拳地辦起來。當時已自律地定立一項嚴格處理捐款政策:「所有不註明用途的捐款均作助學捐款處理,不扣除部份作行政經費。」所以每年會方管理層均要努力籌募行政捐款,以確保資助工作和會務能順暢進行。長久以來,苗圃行動依靠名譽理事的年費捐獻來解決大部份的行政開支,每年名譽理事人數受當年的經濟環境好壞影響,亞洲金融風暴時名譽理事人數急劇下降至3名,變數之大,十分驚人。
自創會至今這18年來,在香港各界和市民的熱心支持下,善款數額快速增長。2009-10年度(2010年6月30日結)助學善款支出達到破記錄的5,677.8萬元。即使會方已盡量節約行政支出,全年行政支出也達到485.1萬元。行政支出隨著助學支出同步增長,是水漲船高的必然後果。招募名譽理事並不容易,近數年來名譽理事人數在15-18名之間。故預期行政經費的結構性赤字將限制了苗圃行動進一步發展。幸好今屆單車助學行籌委會確定:今屆活動籌款的首50萬元為會方行政經費,餘下善款用於助學,這協助會方紓緩了籌募行政經費的壓力,容許會方有資源去開展內地助學服務,具槓桿效應。
對籌委義工們的熱誠和幹勁,我懷著尊崇敬意來致謝。我們推廣騎單車活動,也同時帶出節能環保的理念。期望單車助學行活動,在各位籌委義工們的共同努力下,再創香港慈善籌款活動的佳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