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23日 星期日

助學長征日記 (2004.10.28-2004.11.2)






助學長征日記

2004年10月28日 (14)(星期四) 天晴 休息日
廣東南雄市
在助學長征旅途上是兩個星期了,今天是第2個休息日,雖然過去已連續步行了7天,但自我感覺雙腳還好,相信是體能上已逐漸適應了。現階段可稱為長征蜜月期,各隊友相處是融洽的,天氣也很好,秋高氣爽,只是經過了一整天步行,汗水把衫褲也沾濕了吧。
這個休息日,上午忙了大部份的時間去補救葉勝傑的電腦上網問題,中國移動的GPRS無線上網卡,始終無法使用,致電向贛州的中國移動技術員請教,他回覆是教我先解除原先的安裝,再重新安裝一次。結果反覆做了幾次,均是失敗收場。及後知道隊員李道德也遇上相同問題,推測有可能是網絡故障,並不關手提電腦的事。留待日後再試吧。
來自廣東的分段參加者袁宇紅和廣州職員黃鴻盛於今日正式加入步行隊伍。他們於10月31日上午離隊返回廣州。
下午原定是到梅關古道參觀的,但是上午為葉勝傑的手提電腦無線上網救亡不果,下午去觀光的計劃便取消了。有7名隊友參加觀光,回來說很值得去看。我是在2003年11月份到江西考察危校時,隨大余縣幹部到梅關古道去參觀,故還有印象,這古道是古代北方民族移民到廣東來必走的通道,由於山上遍植梅花而得名。主力紅軍於1934年10月開始長征後,留下來的部隊由陳毅率領,曾在這一帶打游擊,有一次行縱被暴露,國民黨軍隊就在這山頭圍住陳毅,搜了幾次也找不到,於是放火燒山,正要燒到陳毅藏身之處,陳毅只得等死之時,忽然下雨了,將山火熄滅,正是大難不死,必有後福,陳毅後來成為中共十大元帥之一。以上資料,是聽當地人士解說,說不定有藝術加工。

2004年10月29日 (15)(星期五) 天晴
廣東南雄市、始興縣
上午8時半到達起步點國道323第273公里碑,這天上午要走18公里,到中午的收步點時,配合始興縣安排歡迎儀式,所以上午走得很急,分三節步行,每節6公里,約上午10時即步入始興縣境內。始興縣一段的國道,公路兩旁遍植樹木,視覺上很美觀,步行時間中有樹蔭遮擋陽光,可減暑熱。始興縣安排小學生在中午收步點歡迎步行隊伍,同時安排電視台採訪參加者。當晚在酒店晚膳時,正好看到電視新聞報導,隊友們十分興奮,放下手中碗筷,興緻勃勃地圍在電視前觀看。
今晚入住始興怡東酒店。晚飯時,酒店餐廳經理特意走來對我說,他們餐廳員工得知步行隊伍入住,了解到活動意義後,十分支持,員工們自發地募捐,把善款放進一個信封內,即場交給我們。翌日點算,捐款為311元,正是集腋成裘。葉勝傑即時找來一件助學長征隊衣T恤,再加上在場各參加者簽名,作為紀念品回贈給餐廳員工,以示謝意。
今晚受全程參加者尹國營邀請,參加陝西廣播電台的清談節目。這個環節是尹國營在出發之前與節目主持人約定好的,每逢星期五晚上8時30分至9時,電台節目主持人致電給尹國營,透過電話訪談,直播出街。每次尹國營均邀請不同的助學長征參加者作為受訪嘉賓,接受節目主持人的訪問。

2004年10月30日 (16)(星期六) 天晴
廣東始興縣、仁化縣
早上於8時30分起步,起步點是國道323第303公里碑,起步不久,發覺隊伍後面有始與縣的中學生追上來,和我們陪走一程,約走了2公里才離開。中午步行至始興縣與仁化縣交界處,有仁化縣團委接力支援。他們安排小學鼓樂隊演奏歡迎。之後仍返回始興縣午膳。今日步行的部份路段,從前是曲江縣的,後來拼入仁化縣管轄。今日步行的國道,依河邊而建,間中可看見河水在右旁。
全日步行至334公里碑處收步,當地是月嶺鎮,入住公路旁邊的醉月山莊,節省了上車往返收步點和入住酒店的車程。入住的醉月山莊,設備簡陋,比鄉招待所還差些,許多房間雖有安裝熱水爐,但均不能運作,同時沒有水供應給生活車,沒法使用生活車的衛浴設備。沒有熱水情況下,我趁天還未黑,自身則剛走完一天,還未完全冷下來,盡快洗一個冷水澡,這算是旅途上第一次洗冷水澡了。公眾洗室有熱水供應,太太到公眾洗室澡,要黃鴻盛在門外當臨時守衛。房間燈光很暗,讀書寫字免問,晚上很早便上床睡覺,要用蚊帳,印象中上一次使用蚊帳應是30年前的事了,好象時光倒流30年…

2004年10月31日 (17)(星期日) 上午天晴、下午天陰間中有陽光
廣東仁化縣
今早起步點就是由入住的醉月山莊起步,由今日起我們不走國道323,改走國道106,向仁化縣城進發。途經丹霞鎮,著名的丹霞山風景區即座落於此,有許多奇型怪石,當地稱為世界地質公園,發展旅遊業。途經丹霞鎮時,有一間「粵港警察希望小學」的師生列隊歡迎,並有儀仗隊邊奏樂邊陪行,情況好像香港的節日花車巡遊般,帶來一番熱鬧氣氛。中午在路旁的餐廳進食,下午2時即從餐廳繼續步行,省卻坐車往返時間。下午步行穿越仁化縣城,改行縣道,不行國道106,原因是縣道車少些。我們沿錦江河向上游步行,當地建了一座錦江水庫,蓄水發電,我們穿過主壩後,重新回到國道106步行。接力隊友呂雪芳說,這條公路是苗圃山區工作組往湖南汝城桂東必經之道,坐車來回已不下十次,這次難得有機會步行,可細意欣賞沿途風景。下午這一程,可說是湖光山色,美不勝收。水庫上游河水平靜如鏡,山和樹林倒影在河面,對影成雙。沿途兩旁樹木,在深秋季節,已見秋葉轉黃,在風中搖幌。步行至約2176公里碑處收步,全日共步行32公里,縱然風景秀麗,一天走完還是十分疲倦。
旅行社負責人蕭燕預告,明日要步行經過修路路段,沙塵滾滾,崎嶇不平,呼籲全體隊員準備口罩防塵埃。

2004年11月1日 (18)(星期一) 天晴
廣東仁化縣、湖南汝城縣
今早起步點是修路路段,雖說是國道106,但路面崎嶇不平,塵土飛揚,貨車經過時還排放大量廢氣,還要在上午一口氣走21公里,到達城口鎮午餐。各隊員默默承受,不抱怨,不放棄。我們於早上8時30分起步,分三節步行,每節步行7公里,稍事休息約10分鐘,進食水果乾糧後即繼續前進,終於在下午1時到達午餐地點收步,花了4個半小時。午膳及休息後,3時30分到鄉中心小學參觀及出席奠基禮。這裡將會興建一座三層高的學生宿舍,是從助學長征活動善款撥款資助的。省青基副主任林喬林先生專程由廣州趕來出席,韶關市團委和地方政府官員一同出席這奠基儀式。之後與會者和步行隊伍一同步行至廣東與湖南省交界送行,至今為止,在廣東共步行6天,步行約150公里,順利完成。
步行隊伍繼續步入湖南汝城縣三江口鎮,至鎮招待所收步。汝城縣團委葉劍鋒先生和郴州市希望辦主任陳利華專程由縣城趕來三江口與我們會面,討論在汝城縣的歡迎儀式安排。苗圃在汝城縣開展助學已超過十年歷史,汝城縣團委和湖南省青基會均十分重視助學長征活動,想把活動宣傳做得有聲有色。
汝城縣政府還特意編印了一本小冊子,稱為《助學長征—汝城段活動》,內容有汝城縣概況、汝城段活動日程安排、中國青基會和苗圃行動簡介、苗圃在汝城縣資助教育簡介、紅軍長征在汝城留下的故事、和縣內常用或緊急電話等。分發給全程和接力隊員,設想十分週到。當地團委想於明晚宴請全體步行者,但我婉拒了,是避免在汝城開了先例,以後經過湖南其餘6縣時,各縣政府動用經費請步行隊員晚膳。
紅軍長征過汝城的兩個小故事,大意是說紅軍是人民的軍隊,遵守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不拿群眾一針一線。

2004年11月2日 (19)(星期二) 天晴
湖南汝城縣
早上8時30分起步,就在昨晚住宿的招待所出發,走的是國道106,向北而行,向汝城縣城進發。我們在食早餐時,才獲知將有縣一中和縣二中的高中同學陪同步行,人數約30名之多。他們是由縣城南下三江口與我們會合,並肩而行,並且計劃陪步行隊伍走完汝城段的步行為止。他們的食住安排全由縣團委負責。陪同步行一程當然是好事,但如果陪走三天,則同時加重了我們步行時的保安工作,其實是苦樂參半。上午走的公路,是盤山而上的上坡路,路窄彎多,走來很費勁。
步行途中,經過一些鄉鎮時,時常遇到當地學生在公路旁列隊歡迎,好像經過井坡鄉時,當地師生從幾公里外的學校趕到公路旁守候步行隊伍經過,可能要等候2小時或要更久才等到步行隊伍經過,可想而知他們是十分熱情的。下午步行時,剛好途經一所苗圃希望小學,步行隊伍順道到學校轉一圈看看。
至下午5時45分抵達縣城,全日共行32公里。學生們都是第一次體驗長途步行,都疲倦不堪,幸好他們是在學校寄宿,或是住在縣城,回家方便。
收步後乘車往熱水鎮,車程一個半小時。為何今晚不住在縣城,而要跑到四五十公里外的小鎮去?就是因為當地有溫泉。可讓參加者們泡溫泉以消除疲倦。約在晚上7時10分到達熱水鎮的酒店,發覺有大批學生和老師正手持火把,在酒店外等候,場面十分感人。入夜後氣溫下降至十多度,我們都感到寒意,學生們就站在那裡,是很容易會著涼染病的。後來才知道,他們在那裡等候了兩個多小時啊!
由香港和廣州前來的分段參加者早於我們到達酒店,大家一同到進膳晚飯,並向各分段參加者介紹全程和接力隊員,氣氛很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