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23日 星期日

助學長征週記(五十六):製作宣傳片,一波三折

助學長征週記五十六:製作宣傳片,一波三折

為了有效對外宣傳助學長征活動,和向公眾募捐善款,我們在籌備初期已計劃製作一輯宣傳短片。早在2002年8月我們到北京和上海時,在上海和全國著名導演謝晉先生見面,討論由他的電影公司負責為助學長征活動拍攝這齣宣傳片。謝晉導演執導四十餘年,多部電影曾獲獎,他執導的電影《芙蓉鎮》和《鴉片戰爭》,相信許多香港人都認識和曾經看過。當時他雖然已屆退休之年,仍孜孜不倦地工作。

經謝晉電影公司的介紹,委託了上海一位專拍紀錄片的導演余自力先生,負責拍攝製作這宣傳片的工作。劇本編寫工作,得力於從事編劇的會員陳敬泉。余導演在2002年12月期間到湖南保靖縣和四川大渡河瀘定橋拍外景。選擇到四川瀘定橋取外景,由於此地是紅軍長征歷史上最著名和傳奇的典故之一。選擇到湖南保靖縣取外景,是重訪一些受苗圃資助重建的學校和學生,講述當地基礎教育的困難,和得到資助所帶來的變化。據張容貞到湖南保靖和他見面之後回來說起,余導演第一次到保靖,和老鄉民談到此行目的時,老鄉民知道後說苗圃的無償資助對他們家鄉幫助很大,使余導演留下深刻的印象,苗圃對當地的資助,已達到了街知巷聞的程度,就連一位老農民也知道了。

余導演拍了外景後,再加上苗圃和中國青基會提供的介紹片段,剪輯和配上普通話旁述,於2003年2月寄來第一稿。我們和中國青基會提出了一些修改,余導演重新剪接及配音一次,約於4月份寄來第二稿,按照我們的要求,剪輯成12分鐘、3分鐘和30秒等三個播出時間的版本。3分鐘版本也曾在北京啟動儀式上首播。

在宣傳片製成VCD時期,剛巧遇上百年一遇的非典疫情,籌備工作被迫停頓下來,接著籌委會於2003年6月決定活動延期至2004年10月舉行,又要勞煩余導演翻手修改宣傳片的旁述和字幕,把活動日期更新。可說製作這部宣傳片也一波三折了。

原來的宣傳片是普通話配音旁述的,要在香港播放,效果還是隔了一重,因為香港普遍仍是流行粵語,於是我們邀請我們的助學長征大使張家輝做粵語配音。在此多謝張家輝先生熱心幫忙。還記得,粵語配音的宣傳片首播,是在2003年8月香港漫畫節呢。

有了VCD宣傳片內容,在大量製作VCD前,還需找義工幫忙設計CD面和封套。接著製作了第一批VCD,內有普通話和廣東話配音版本。製作了首一批VCD後,回頭檢討時,還是差了一點——外國人看不明白這宣傳片。於是再找苗圃董事張雁卿幫忙翻譯旁述成英文,這時有兩種做法,一是在原來普通話旁述版加上英文字幕,另一是找英美籍人士義務幫忙配音一次,雖然考慮到英語配音時需要租用錄音室,要多付一項開支,最終還是選擇了英語配音的做法。完成配音工作後,我們製作了第二批VCD,內有普通話和英語配音版本。封套印上英文說明。

過去一段時期,我們在香港和內地進行宣傳推廣時,盡量爭取機會播放這輯宣傳片。好像2003年10月亞洲電視《書劍恩仇錄》首影禮和記者招待會上,曾重覆播放。近期一點的,是2004年2月26日在助學長征簡介會上播放,均是廣東話版本。我們到青島和杭州參加動畫漫畫展時,在展位上反覆播放宣傳片。在濟南和杭州參加動漫展時召開新聞發佈會上,也播放這宣傳片。

事非經過不知難,各位讀者有緣獲得上述的助學長征宣傳片VCD時,請想像一下許多義工為了製成這張VCD而付出的努力,請欣賞這群無名英雄的心血結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