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23日 星期日

助學長征日記 (2005.1.19-2005.1.25)

助學長征日記

2005年1月19日 (97)(星期三) 天陰
四川省古藺縣
今天早上遲至10時開車,至太平鎮時為11時,到中國工農紅軍四渡赤水太平渡紀念館參觀。我們乘車到鎮的半山古老街道,沿石級而下,走進古色古香的民居。紅軍第二和第四渡赤水,是由太平鎮渡口和二郎灘渡口架起浮橋,跨過赤水河的,當年有幾個軍團駐在太平鎮,時至今日,許多依山而築的古老木房,門外釘有木牌,說明是紅軍駐地。太平渡紀念館內,收藏了一些70年前紅軍在太平渡使用過的物品原件,例如盛飯用的竹筒,穿過的棉衣,寫上政治宣傳標語的木板。
之後在太平鎮午膳,午膳後起步,約1時20分開步,剛開始的14公里路,仍是混凝土路面,容易行走,之後轉入另一條縣道,又稱太石路,估計是太平鎮通往石寶鎮的公路,這太石路開始的6公里還是混凝土路,餘下的都是泥石路,路面不平,而且路窄,來往車輛迎面相遇時,必須互相讓道,方能通過。我們的車隊要調頭,也不容易。至下午5時完成步行,共走了16公里,還差兩公里才到李家寨,明日再補回。
乘車回到太平鎮的旅館住宿,由於房間床位不夠,我們分別入住兩間旅館,兩間旅館相距甚遠,一家在山上,一家在公路邊。可供隊員洗浴的5號生活車開到山上去了。我夫婦兩住的是公路邊的一家,這裡熱水供應不足,如隊員
我僅用半桶水淋浴,沒晚上張羅

2005年1月20日 (98)(星期四) 大霧、有雨
四川省古藺縣
今天離開太平鎮,乘車往昨日收步點東新鄉,約上午8時50分開步,我們是在大山的山道上行走,遇上大霧有雨,道路很濕滑,路面是泥漿水洼處處,泥濘不堪,十分難行,許多隊友動用自備褲管套,手持拐扙而行。走完一天,鞋和褲均沾滿泥土。中午在大村鎮政府旁的一家餐館午膳,至傍晚到達土城鄉。公路十分狹窄,車道只可容一車經過,遇上對頭車,便要司機們互相忍讓,其中一車退後到路邊,讓對頭車駛過後才可繼續前行。一次,我們車隊停在路旁,等候步行隊伍小休,此時有一輛客車經過,想從車隊旁駛過,但車輪到路旁的泥坑裡,動彈不得,此時領隊一聲令下,我們提前結束小休,讓車隊提前離開,讓出車道給客車,客車司機搬來石塊墊路,方能脫身。再有一次,我們的車隊遇到迎面而來的貨車,貨車要退後讓路,但路滑,貨車輪胎打空轉,後退不得,領隊協助推車。
我們乘坐的2號車,今天在山道上出了意外,當時車裡沒有隊友,僅是司機和跟車的工作人員,沒有人受傷,之後檢查,發現變速器機件失靈,要購買到合適的配件更換,才可使用,預期有數天不能投入服務。
晚飯剛完,整個鄉中心區均停電,我們依靠電筒的微弱燈光,背起大包小包的行李,前行到入住的旅館,要分開兩家旅館入住。旅館內也是停電的,靠燃點腊燭照明。我夫婦倆住在地下室的一間房間,脫下褲管套,都是泥積斑斑,陳誠勵到店主廚房洗刷乾淨,放到地下室客廳中央的煤爐旁,希望到明天早上時能烤乾使用,旅館的熱水供應緊張,我夫婦兩恐防熱水不夠,沒有洗浴,僅用一點熱水弄濕了毛巾洗面,是連續兩天沒有洗浴,算是一項紀錄了,早至9時半便上床睡覺,當然是用睡袋,在地下室裡嗅到煤爐發出的氣味,恐防室缺氧,中一氧化炭毒,不敢關房門,同時檢查了地下室通往地面的木門沒有關上。

2005年1月21日 (99)(星期五) 大霧、有雨
四川省古藺縣
今早起床,到土城鄉政府大院早餐,約8時50分起步,由土城鄉步行前往丹桂鎮。道路難行,我們的車隊要繞道,不跟隨步行隊伍。我們收拾簡單隨身物品,其餘行李放到車隊,便開始起步。山路崎嶇難行,即使縣城派來的公安車也不能通過這段路,要繞道從其他公路開往丹桂,土城鄉派出一輛吉普車跟隨,我們把預先購好的方便麵和零食乾糧放到吉普車上,計劃是吉普車跑在隊伍前頭,引領我們前進。
人車分路前進,也是我們起步以來的第一次。有三位隊員恐防今天步行會受傷,不參加步行,跟隨車隊繞道走另一條好走些的公路前往丹桂鄉。繞道要多走20公里。
上午步行了5個小時,於下午1時50分才到達丹桂鎮的桂陽小學。正是饑寒交迫,偏偏找不到跑在前頭的吉普車,聽說這部吉普車在中途發生故障,未能跟上了,我們預先準備好的方便麵卻是放在這部車上,準備此時食用的!此時幸得學校校長和老師們幫忙,到附近小賣店買來方便麵,開水是早已準備好的。大家便借用學校的圖書室和老師辦公室進食方便麵餐了。許多隊員要吃兩盒才夠飽。
下午繼續行程,前往丹桂鄉。整天行程,按團委提供的資訊是預計步行20公里,但實際上我們估計走了24公里。這24公里的路,十分難行,路面濕滑,泥濘和泥漿水洼滿佈路上,有時泥土鬆軟,足以把鞋也埋掉,要抬起腿時,軟泥又會將鞋吸著,狼狽之極。踏在石頭上,又會遇上濕滑的石頭,很易失足跌倒。各人走得十分小心翼翼,一天下來,各人都平平安安到達丹桂鄉,途中僅盧寶珠在斜坡上滑倒,沒有受傷,可喜可賀。
在丹桂鄉中心,再次與車隊司機會面,互相興賀一番。隊員的鞋上、褲上、甚至上衣也沾了泥漿。我們帶著滿腳泥土,走進旅館,旅館地面即時印上黑鞋印,要勞煩旅館員工清理了。
我夫婦倆脫下褲管套和鞋,陳誠勵即忍不住要拿褲套和鞋到旅館外面的河邊去洗刷,洗刷完畢後,放在旅館大堂的煤爐旁,用火去烤乾。其他隊員也照辦,一時間煤爐旁四週佈滿褲套和鞋,是奇觀之一。

2005年1月22日 (100)(星期六) 上午大霧、下午轉晴
四川省古藺縣
早上在丹桂鎮政府飯堂用早餐,於8時20分出發,離開丹桂鎮,往水口鎮進發。剛開始約7公里路,路況良好,是混凝土路,接著還是昨天的路況,是泥石路,原來旅行社在一年前探路時,今天的混凝土路還是泥石路,現在算是有了改善,少走7公里泥石路嘛!今天的泥石路比昨天的容易走些,沒有昨天的星羅棋佈的水洼泥潭,路仍是潮濕的,也是容易滑倒,但相比之下,還是昨天的泥石路最滑。今天張遠文也不用拿手杖走路,可以說,昨天是我第一次看到張遠文迫不得已要用拐杖走路來平衡的。我們接連三天均是在泥石路上過生活!走完今天,蕭燕說我們終於熬過自出發以來的第一個難關了。
古藺縣太平鎮的四渡赤水紀念館講解員說,當年紅軍四渡赤水,轉戰於黔川滇三省邊區,以進駐古藺的日數最長(紀念館內有日數統計表,但我忙記了),無獨有偶,我們在古藺走的泥石路,也稱得上自出發以來最難走過的公路了。
下午進入水口鎮境內,天氣漸轉晴朗,我們有多天沒有接觸陽光,今天下午天氣,使人精神一振。到水口鎮中心時,當地群眾和鎮中學的老師學生熱烈歡迎,使人感動。即使我們步行到達旅館門前收步了,當地群眾還聚在旅館門前,擠得水洩不通,歷久不散。一時間,我們沒法到車上取行李,到旅館內稍歇一會。有些好奇的小孩也跟著走進旅館內,經縣團委多番勸喻,人潮才漸次散去。
走完一天之後,各隊員雙鞋和褲腳均是泥土,回到鎮上的旅館,各人忙於洗滌清理鞋和褲管套。旅館主特別愛清潔,叮囑我們要換上旅館供應的拖鞋,才上樓梯到二、三樓的房間去。
安頓好行李後,陳誠勵立刻洗滌衣物,放在旅館大廳裡的煤爐烤乾,心急之下,一件T恤放得太接近煤爐邊,烤焦了一個洞!幸好不是大衣風褸,損失輕微。

2005年1月23日 (101)(星期日) 上午大霧有雨、下午天陰
四川省古藺縣、貴州省仁懷市
今天早上遲至8時半才到水古鎮政府大樓內用早餐,之後在入住的旅館起步,約是上午9時05分開步。昨天下午轉晴,還以為今天天氣會好轉,豈料早上天氣,仍然是大霧有雨,從水口鎮出發,剛開始的8公里路,是混凝土路,容易行走,接著還是泥石路,在大霧雨天,路面濕滑,許多隊友以慣常的裝備褲管套和手杖去對付。和團委談起古藺天氣,據說每年冬天的天氣便是天陰大霧、下雪下雨,相比往年,今年天氣算是好些,並不算潮濕了。上午經過水口鎮的最接近貴州茅台鎮的村莊,叫廟林村。由於時間尚早關係,沒有在這村午膳,繼續前行。上午步行12公里,來到四川與貴州交界處,與古藺縣團委和水口鎮陪同人員道別,拍照留念。
步行隊伍的先頭部隊率先到省界,在省界前約200米停留,等候龍尾隊員到達,重整隊伍後,才列隊步進貴州。此時,貴州助學長征百日行的程老先生急不及待地跨進四川境內,和我們握手重逢,高興一番。
過了省界,在一家小店內泡方便麵進食,是我們的午餐。原因是附近沒有餐館可用膳。吃過便餐,車隊先行一步,步行團隊繼續征途。昨天蕭燕言明在先,這段是爛泥路,各隊友要有心理準備,幫手推車。果然大隊走不了500米,即見車隊在爛泥路上掙扎,原因是這路段鬆軟泥土特別多,重型貨車客車經過後,壓出兩行深深車軌,車軌中間泥土夾雜石塊,底盤低的車輛經過時,容易擱在路中。我們和車隊相逢時,4號行李車正在泥路上,進退維谷,隨後的車輛全部停下來。其中有往仁懷市的長途客車,客車司機和乘客還很有耐性的等著,可見他們面對這段堵車的環境,已是司空見慣,響號催促也沒有用,還是靜心等候我們司機去克服逆境吧!
我們的司機師傅、加上蕭燕、張遠文等,各人以鐵鋤泥鏟工具掘路,忙得一頭煙,幾位男隊員連忙加入戰圈,掘開車軌旁邊的泥土,平整出一條車路,接著男丁幫忙推車,闖過了第一道難關,眾人拍手慶賀。向前走還不到三百米,又遇上更深的車軌,已成深坑。蕭燕帶頭,一眾男士當仁不讓,到路旁的小坡上挖掘石塊,用來填補車坑,挖來填坑的石頭,有四、五十塊之多。整段三數公里的爛泥路,耗費了一個半小時的時間,隊員邊走邊看情況,隨時加入修路特工隊,終於克服逆境,步進坦途。如此的邊走邊投入開路工作的體驗,是自出發以來的第一次!
下午4時到達茅台鎮。茅台鎮是仁懷市的其中一個鄉鎮,是背靠山,面臨赤水河的。茅台鎮是當年紅軍第三次渡過赤水的地方,現在我們步進茅台鎮的街道,便稱為三渡路,在赤水河前的山坡上,有四渡赤水紀念碑,我們順道參觀,在紀念碑前拍團體照留念。接著進入鎮中心,眼見一片繁榮景像,比美鄰近數縣的縣城規模。
接著仁懷市和茅台鎮的地方幹部帶領我們參觀酒文化城。這是一個展覽館,內分漢館、唐館、宋館、元館、明館、清館、和現代館等七個館,今天現代館正在裝修,暫停開放。我們還沒有時間回酒店更換行裝,人人雙腳沾滿泥土,像修路工人般走到酒文化城去參觀,也是奇景之一。酒文化城內容十分豐富,漢館正門外,有漢武帝騎馬造像,傳說漢武帝派使節到夜郎國(即現在貴州境內),夜郎國王回贈禮物是佳釀,這佳釀便是茅台酒的前身,漢武帝飲後大為讚賞。館內介紹三皇五帝的上古時代,酒是作為祭祀用,不是供民眾飲用。也介紹西周時代,飲酒的禮儀,各受邀請的嘉賓限飲三杯,還有酒官發號司令,十分有趣。各館內介紹歷代和酒相關的歷史故事,項羽設鴻門宴,邀劉邦赴會的歷史故事,也在漢館內展示。各位讀者有緣到茅台鎮時,我推薦到酒文化城參觀,足以消磨一天時間,增進國學歷史知識。
約5時半到達入住的茅台鎮茅園賓館。晚餐品嘗茅台酒,茅台酒被譽為國酒,這次在茅台鎮飲茅台酒,感覺十分興奮。酒廠書記領導在坐,據他說,他參加茅台酒廠工作三十多年,茅台酒是天天皆飲的,日子有功,估計喝下二噸以上的茅台酒!假如有飲茅台酒最多的世界紀錄,相信這書記是適當人選了。茅台鎮人常說,茅台酒不傷內臟,還對身體有益,03年全國非典鬧得沸沸揚揚,但貴州沒有一個非典病例,便是喝茅台酒來抵抗病毒的。我對酒和醫均認識淺薄,以上聽聞,有待醫生研究考證了。
飯後回房間,使我驚喜雀躍是發現酒店備有寬頻上網,連忙取出網線連接電腦,收發電郵和上網瀏覽,速度有如疾風閃電!協助陳誠勵連發兩篇週記,人生一樂事,真想多在茅台鎮多住幾晚。

2005年1月24日 (102)(星期一) 天陰
貴州省仁懷市
早上8時半在入住的茅園賓館出發,經魯班鎮,到達今天終點壇廠鎮。今天行程輕鬆,全日只走21.5公里。步行路線是仁懷市團委和蕭燕商議後決定的,不經過仁懷市中心區,上午走了4公里混凝土的好路,接著走一條山間車道,是泥石路,勝在來往車少,今天雖然天陰,泥路面並不濕滑,比起之前數天走的路況,今天是好了許多了。
中午路經鹽津河大橋,從山路遠看,這大橋橫跨兩座山,很是壯觀。
貴州省青基會陳通副秘書長昨天說,這幾天會全程和我們一同步行,以示支持和體驗長時間步行的感覺。今天是第一天陪走,其他隊員走得十分輕鬆,由於我們已經歷百日磨練,但陳通先生是第一次體驗長時間步行,我見他走至下午,已是滿頭大汗,相信體力消耗很大,走完今天,不知他腳掌有沒有起水泡。雙腿酸痛的滋味,真非旁人所能意會的。在此預祝陳通先生戰勝困難。
補記昨天參觀四渡赤水紀念碑,上有碑文介紹四渡赤水經過,抄錄供各讀者查閱:
四渡赤水簡介
赤水河發源於雲南省鎮雄縣,流經雲南的威信,貴州的畢節、金沙、仁懷、習水、赤水,四川的永、古藺等縣市,支流旁及四川的江津,貴州的遵義、桐梓等縣,於四川省合江縣注入長江,全長近千里。赤水河古稱大涉水、安樂水、赤虺河。兩岸峰巒嶂,溪溝縱橫,自古以險要著稱。
一九三五年遵義會議後,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中央紅軍)在黨中央和毛澤東同志的指揮下,巧妙地開展了舉世聞名的四渡赤水之戰。
一月十九日,中央紅軍從遵義向赤水挻進,擬在四川瀘州、宜賓之間北渡長江,與川陝根據地紅軍第四方面軍會合。國民黨急調重兵封鎖長江,紅軍信迅猛進抵赤水、習水縣境,二十七日、二十八日在土城、元厚一渡赤水河,經四川進入雲南扎西地區,鑒於國民黨軍隊四面迫近,紅軍當機立斷,決定暫緩執行北渡計劃,掉頭東征。二月十八日、十九日在二郎灘、太平渡、九溪口二渡赤水河,直搗桐梓縣,襲擊婁山關,重佔遵義城,取得了長征以來的第一個大勝仗。紅軍為了在運動中捕捉戰機,從遵義兵分三路進入仁懷,於三月十六日、十七日在茅台三渡赤水河,進入四川古藺縣境。佯作北渡長江姿態,敵軍急調各部圍堵。紅軍出敵不意回師東進,於三月二十一日晚至二十二日,從二郎灘、太平渡、淋灘四渡赤水河。紅軍兼程南下,再渡烏江,逼近貴陽,急進雲南,佯攻昆明,於五月上旬巧渡金沙江。至此,紅軍擺脫了數十萬敵軍的團追堵截。
(下略)
碑文餘下部份解說四渡赤水之戰,是紅軍長征中從被動轉向主動、從失敗走向勝利的一役,是世界軍事史上以少勝多的光輝範例。
據說,紅軍經過茅台,準備第三次渡河時,有紅軍傷員以茅台酒為傷口消毒。所以茅台酒也為紅軍長征作出貢獻。
今天行程短,全日共行21.5公里。很早便步行到達了入住的旅館,是壇廠鎮的霞霏溫泉渡假村。有時間讓隊友們泡溫泉浴,以一洗肌肉疲倦。房間空間大,感覺好像在家裡住一樣,房間客廳備有煤爐取暖,洗滌後的衣物,可放在煤爐旁烤乾。

2005年1月25日 (103)(星期二) 天陰
貴州省仁懷市、遵義縣
昨晚入住的房間內,沒有暖氣,床上備有電,我們啟動了電,之上是常用的睡袋,再之上是旅館供應的棉被。但睡到半夜,竟然被熱醒了,睡袋內熱得全身冒汗,頭上也是汗,上身穿的T恤,多處被冒出來的汗濕透了,連忙更換上衣,沫乾頭上的汗水,放棄使用最上層的棉被,才鑽回睡袋繼續睡覺。所以昨晚睡得最不好,今天精神狀態僅是一般。
今天天氣又是灰濛濛的陰天,氣溫還逐漸下降。上午走17公里,由仁懷市壇廠鎮走到長崗鎮,收步地點便是我們中午用餐地點,是長崗鎮中心,人來人往,十分熱鬧,也惹來許多鄉民圍觀。下午繼續前行,再走約4公里,便離開仁懷市,步入遵義縣的楓香鎮,今天是再二進遵義縣。下午共走15公里,來到公路邊的數家旅店收步。這些公路旁的旅館設備簡單,每間旅館的房間不夠,我們要分開三間旅館入住。
我們的名譽攝影顧問水禾田先生今天專程由香港經深圳飛貴陽,有旅行社負責人鄧太陪同前來,蕭燕今天由仁懷市跑到貴陽接他到來和我們會合,剛好我們晚餐到尾聲時,他們及時趕到。用了晚膳後,留意到水禾田沒有準備睡袋,這旅館位於山間,十分潮濕,入夜後,床舖濕冷,連忙找來備用的睡袋給水哥使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