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29日 星期六

總幹事筆記 (2009年3月)

【本文寫於2009年2月】

由2009年2月2日起,我由義務總幹事轉為受薪總幹事。多謝會方給予信任和機會。古語說:創業唯艱,守成不易。上一任總幹事Eva陳慶芸和各位苗圃先賢開天闢地,使苗圃得到社會各界的支持,朝著組織使命奮力前進。珠玉在前,謹以赤誠之心,自強不息之志,和各位苗圃人攜手迎難而上,繼續擴大和開拓苗圃這片助學平台。
今屆行路上廣州邀請得甘肅地震災區五名師生來港參加步行,在年初三尖東公園起步禮上接受傳媒採訪,獲得廣泛報導。可見縱然512大地震已過了大半年,港人仍十分關心災區重建,祈望災區能盡快恢復過來。目前苗圃已組成了「512助學行」籌委會,與內地青基會等組織合辦籌款活動,讓香港各界市民報名參加,親身在災區步行,還有到學校做服務,和教師學生互動交流。參加者親身感受災後重建的需要,也同時讓災區學生感受到外界的關懷。剛在08年聖誕節舉辦的文縣預察行為512助學行揭開序幕。有預察行參加者回港後分享說:「看到文縣災民經歷了災難後能以積極心態面對困難,也增添了自己面對逆境的信心!」助人兼自助,相得益彰。呼籲各位留意本年內推出的512助學行步行籌款活動。
08年12月22日香港政府援川基金(全稱是「支援四川地震災區重建工作信託基金」)批出12項非政府機構的申請項目,苗圃獲得了其中兩項資助重建學校的撥款。這兩所學校是位於德陽市中江縣,均為九年制(小學一年級至初中三)學校,一間位於石泉鄉,一間位於聯合鎮。重建項目包括了教學樓、師生宿舍、食堂等。此外,還有數家跨國企業和基金會捐款投入到四川重建學校。為此,苗圃在四川省會成都市設立了臨時項目辦公室,並從雲南項目辦公室調派兩名職員駐成都,以提高工作效率。
製定合適的資助流程是十分必要的,讓受助方明白苗圃的資助程序,減少誤會。目前苗圃在四川和甘肅災區重建項目,將分三期撥款(香港政府資助項目更分四期撥款)。最後一期資助款仍維持在工作組驗收合格後才撥付。設計及施工需由具備相應資格的機構承辦。監察施工過程上,一方面要求執行方(縣教育局)提供每層關鍵工序的施工照片,另一方面加強到施工場地視察。感謝香港工程師學會共同參與香港政府援川項目,發揮專業所長,提出寶貴意見。
面對全球金融風暴,經濟欠佳的客觀環境,同時捐資助學善款多側重到災區重建上,反過來影響了苗圃的長期助學項目,如學生生活費補助、長期資助縣學校重建擴建、教師培訓、華光女中資助、和民工子女教育等。目前的安排是為未來兩年固定資助項目作預留安排,這兩年的資助額度會相應減縮。
在內地大城市的外來民工子女教育問題,一直是國家教育政策的難點。09年1月國家制定「中長期(至2020年)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公開徵詢意見(至2月底),為首的課題即是:「(一)加強農村教育的意見建議。1、實行城鄉教育統籌,改善農村學校辦學條件,提高辦學水準的意見建議。2、解決農村教師缺乏、提高農村教師素質的辦法措施。3、農民工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以及高中階段、高等教育的意見建議。」過去十多年來香港社會各界關注偏遠貧窮的農村地區教育狀況,而對農民工隨遷子女教育問題認識不多。原來在國家首都北京市已有二三百間民辦民工子弟學校,在短短十多年間湧現,一方面解決了農民工子女求學的需要,然而僅能解決燃眉之急,並非長久之計。為此苗圃特意安排在今年4月復活節假期組織一個視察團,到北京視察民工子弟學校狀況,名額有限,歡迎查詢及報名。
歡迎各位對會務提出意見,我的聯絡方法是:手提 94325239,中國手機13113809649,電郵 leungkwj@gmail.com。Johnny梁建華。

【後記:中國手機號已更改為 1501250385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