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29日 星期六

總幹事筆記 (2009年5月)

【本文寫於2009年4月】

每期苗圃天地是於上月初截稿,所以執筆寫本文時是4月上旬。
2008年對國人來說是悲喜交織的一年,在全世界而言也是經濟急速惡化的一年。512汶川大地震發生的一刻,剛巧碰上苗圃組織一團「國情培訓班」到北京去學習,汶川大地震的消息很快地在北京傳開了,我們的國情培訓班還是繼續進行。在通訊異常困難的情況下,苗圃雲南項目辦主任陳松努力聯絡各處有資助項目地區的相關人士,了解受災情況。在數天內基本掌握了情況及向會方報告。在地震中,苗圃資助建的學校沒有發生坍塌情況,也沒有學校師生傷亡報告,在四川地震裂度強的地區,苗圃捐建的學校有出現裂縫,部份需要做加固工程。
香港媒體記者在地震翌日即打電話上會查詢苗圃捐建學校受災情況。無奈當時苗圃香港辦公室沒法打通電話到各地震災區去了解。去年5月17日國情培訓班結束回港,董事局即於5月19日召開緊急會議,討論苗圃參與災後建校工作。於5月20日即發出第一份新聞稿。
在接著的一個多月都不停有傳媒採訪,香港各大報章、電台、電視台、週刊都採訪過了。甚至內地的南方週末報、南方都市報、深圳衛視、澳亞電視、新華社駐港記者等都有採訪。最深刻印象的一次採訪,是英國BBC普通話台的採訪,她是早上預約好,在下午5時由倫敦BBC廣播電台直接打電話來採訪的,我以香港普通話回答,是一個錄音採訪,沒有字幕,也沒有Take Two。BBC普通話台播放訪問片段後,還發放了文字新聞稿,並將這節訪問錄音片段放在BBC網上。
另一次深刻的採訪,是和國內服務部工程小組組長鄭保明在去年6月15日到商業電台接受《政好星期天》的訪問。我以前接受政好星期天的訪問是錄播方式的(不是直播)。所以也估計這次也是錄播,到商台時才知道是直播的。一問一答直接出街,考驗我們的即時反應,也考驗我們的認知水平,整個訪問為時一小時。同時,更有大批記者在錄音室外等待,當完成直播訪談節目後,還有下文,即面對在場的眾多記者,回答記者問題。主要是詢問苗圃參與災後捐建學校的計劃。
大難面前有大義,香港各志願慈善組織都活躍起來。苗圃人上下一心,積極呼籲香港各界捐款作捐建災區學校。董事局決定以「天崩地裂不放棄」作為賑災助學的主題,在去年5月31日召開記者招待會,宣佈籌款建校計劃。接著辦起各種宣傳籌款工作,今期苗圃天地將有更詳細的回顧,在此不贅了。
現在回顧一年前應接媒體採訪的過程,感覺到地球的距離可以拉得很近。
苗圃會務繁多,今期集中作512汶川大地震一週年的回顧,其他會務狀況報告留待下期補述。

歡迎各位對會務提出意見,我的聯絡方法是:手提 94325239,中國手機13113809649,電郵 johnny.leung@sowers.org.hk。Johnny梁建華。

[後記:中國手機已更改為 1501250385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