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學長征日記
2005年6月22日 (251)(星期三) 天晴
四川省紅原縣
今天是休息日。我們在紅原縣瓦切鄉停留休息。
原本昨天的行程,已離開了紅原縣,進入若爾蓋縣唐克鄉的。不過昨日收步後仍乘車返回瓦切鄉住,我們與紅原縣很有緣了。
今天隊友們各適其式,自由活動。我仍是留在房內追補6月份的日記。寫好後交給接力隊友張瑪利,請她幫忙上載到助學長征網頁去。
2005年6月23日 (252)(星期四) 上午天陰、下午間中有陽光
四川省若爾蓋縣
上午離開紅原縣瓦切鄉,乘車到前天收步地點,是若爾蓋縣唐克鄉,約於8時30分起步,繼續朝北而行。沿途盡是草地風光。
中午午膳後,到九曲黃河第一彎去參觀。黃河上游流經甘肅,在四川若爾蓋縣唐克鄉的河道蜿曲折,轉了九個彎,才與白河匯合,也可以說白河是黃河的一條支流。縣政府在公路旁修築了一條通道,是木板搭建的,一路通上山頂,我們沿著木板通道拾級而上,到了半山腰的觀景台,遠眺白河黃河。這一段的黃河河水十分清澈,並非黃泥水。黃河河水變黃,是由於流經黃土高原時帶走大量泥土而造成的。
今天步行沿途看見許多大重型貨車,留意車牌時會發覺有來自甘肅的車輛,從側面上提醒我們,現在是愈走愈接近甘肅了,我們在四川的三個月行程,即將完滿結朿。
收步後乘車前往若爾蓋縣城,在縣城外圍入住一家新開張不久的嶺嗄多飯店。這家飯店是由寺廟投資興建的,裝修很好,飯店內的陳設,充滿了宗教氣氛。隊友們均感到耳目一新。最好的安排,還是全體隊員可住在地下一層,搬行李回房間時,不用提行李上二樓,省氣省力。
2005年6月24日 (253)(星期五) 天雨
四川省若爾蓋縣
今天整天下雨,許多時雨勢很大。整天我們都是冒雨前行,在高原草地上,雨天氣溫很低,估計不到10度。由於整天下雨,各隊友都很少拿出照相機拍照,恐防相機受潮出現故障,便十分麻煩了。中午時在一處公路道班停下來,借用裡面的廚房燒水,泡方便麵進食。雖然穿著雨衣,但走至下午,仍是鞋襪盡濕,兩條褲管也被雨水淋濕了,濕褲貼在大腿和小腿上,冷風吹來,特別感到寒冷。
今天巧遇第11世班禪活佛到若爾蓋縣城,整個縣城進入一級保安,從早上至下午4時,縣政府實施交通限制,不准車輛進出縣城,我們入住的酒店,剛好在縣城外圍,也在交通管制的範圍。所以早上正當我們要乘車離開時,公路負責封路的公安交警曾不准我們車隊出縣城,後來說明我們是助學長征隊伍後,交警才放行。11世班禪活佛年僅16歲,如何被選定成為轉世的活佛,被選成為活佛後,又經過怎樣的宗教領袖訓練,我知之甚少,暫時也未找到書本文章介紹。
下午收步時,由於公安不准車隊在收步點停下來,結果我們的車隊要駛回酒店,隊友則要再步行多2公里,徒步返回酒店才收步。回到房間,仍感手腳冰凍麻痺,脫下濕透的衣服也感困難。
2005年6月25日 (254)(星期六) 天晴、中午間中有雷雨
四川省若爾蓋縣
今天只步行15公里,由縣城外圍的公路出發,開始要面對接續而來數天的沙石路,昨天整天都下雨,沙石路變成了泥漿路,當中還有許多路段正在修路,路面崎嶇不平,並不好走,走完15公里後,鞋上沾滿了泥漿,幸好今早是天晴,不再下雨,否則路面更濕滑難行,容易受傷。約在中午12時10分完成步行,上車回程時,天氣風雲色變,開始下雨,還行雷閃電,遙望遠處的草原,竟有龍捲風的縱影。
下午沒有步行任務,午膳過後,隊友紛紛走到縣城心臟區,一來瀏覽市容,二來購買生活必須品和乾糧。我和女兒專門到縣城找網吧上網,竟發覺今天是星期六,下午的網吧滿座,第一間網吧如是,再向前走找另一間網吧,也是客滿,還有客在排隊等用機。
若爾蓋縣城的物價都比較貴,估計原因是此地各項生活用品需靠外地運來,售價需包括運費成本吧!
今天和許多人交談,很容易便談到昨天第11世班禪活佛到若爾蓋縣城一事。藏區人民是全民信教,當地人說,寺院裡一位活佛說的一句話,其份量比政府官員的說話還重要。要領略藏族文化,必須從寺院開始。以前藏族的大學問家,皆是寺院裡的僧侶,寺院還辦教育和醫院,以前藏族人的一生便和藏傳佛教結緣。至共和國成立後,政府逐步興辦教育和醫療衛生,代替了寺院的部份服務,寺院的影響力才減弱些。然而,每年藏族人總會捐獻給寺院。聽說一位藏族的幹部每年捐獻給寺院的金額有數千元。
2005年6月26日 (255)(星期日) 天晴
四川省若爾蓋縣
早上離開縣城,乘車到昨日收步點,這是修路段,道路崎嶇難行,15公里路程竟花了一小時行車時間,至9時才正式起步。整天走的公路都是沙石路,昨天和今天是晴天,路面乾燥,來往的車輛會揚起漫天塵土,各隊友惟有戴上口罩或以毛巾掩口鼻對付,並不好受。
今年內地鼠患嚴重,昨晚張遠文看新聞,獲知西藏有5人染上鼠疫,其中2人死亡。這數天我們經過的草地,正是老鼠的天堂,草地上很容易便看見一堆沙土,旁邊是土洞,這些便是老鼠棲身的鼠窩,早上有隊友為了避開塵土飛揚的公路,走到草地上,小休後,張遠文提醒各隊友有關鼠疫的新聞,還是請隊友避免在草地上步行,以免無端惹禍,染上鼠疫。
上午走了15公里,就在休息地點的草坪上野餐,旅行社工作人員準備了方便麵和午餐肉頭,還帶備了蒸餾水和氣體燃料,在草坪上開灶燒水,供我們泡方便麵,另外周家俊預早委託團委代訂麵包,以準備這數天過草原時食用,此時也分派給各隊友享用。在草原上就地野餐,這還是第一次,風味獨特,相信日後會很懷念這一頓午餐。
今天天氣晴朗,然而草原的天氣總是變幻莫測,下午走至最後5公里時,公路兩邊天際都是烏雲泛起,以右邊的烏雲較為近我們,此時在草原上,正是無處容身,各隊友看見天色不佳,隨時都有可能下雨,一方面請支援車緊跟龍尾,另一方面加快腳步,想在下雨之前趕到收步點。龍頭隊友佔了地利,趕到終點,連忙上車。此時龍中和龍尾隊友,人數有十多人,還在趕路,已不及風雲變色快,狂風驟起,接著聽到雷聲,跟著雨點打下來,我的太陽帽也被狂風吹翻,吹到泥地裡,還能拾回,但隊友盧寶珠的頭巾和帽被風吹走,頭巾便無法拾回了。之前還是天氣炎熱,許多隊友仍是穿著單衣而行,不料此時遇到狂風驟雨,氣溫急降,已有寒意,這情況下,惟有急步奮力前進,至距離終點還有500米左右時,不但聽到雷聲,還看見天際的閃電,跟著像有冰雹打到手上和面上,卜卜作響,有痛感,負責龍尾的張歡榮察覺閃電很近,怕發生意外,已即時叫龍尾隊友上車躲避。領隊連忙宣佈提早收隊,請全部還在走路路龍中和龍尾隊友上車,起碼在車上可避風雨,不怕被冰雹打到,車上也暖和些。收隊後乘車前行,到草原上的一處景區花湖住宿,風雨來得快也去得快,到花湖時又沒有風雨了。
在主要公路旁,有一條小路通往花湖,這條小路卻是混凝土路,並非沙石路。只是這公路十分狹窄,僅容一輛車單程行走,如果遇上對頭車,其中一方必須後退讓路。當地建有一簡單旅舍,可供應伙食及住宿,有一個大帳幕和四個小帳幕,是藏式的帳幕,原是用餐地方,備有軟梳化,可供隊友睡覺,大型帳幕內,還可扎營,此外還有磚屋平房數間,每間房有間隔分成內外兩房,也可住宿,各隊友了解情況後,各適其式。我一家還是選擇住在磚屋平房住宿。住磚屋的好處是不怕打風下雨,有瓦遮頭,有磚防風,但平房內卻欠缺電掣插頭,不可充電或使用電器。住大帳蓬的隊友,則反而有電掣插頭,可以使用電腦。
草原日落時間很晚,遲至8時多才日落。隊友在晚飯過後,仍有時間拍攝黃昏日落美景。
2005年6月27日 (256)(星期一) 天晴
四川省若爾蓋縣
今天行程也是30公里,在草原上渡過。
我預約了甘肅省青基會秘書長雷仰苓在今天見面,所以今天早上乘坐旅行社蕭燕的探路車,用了三個半小時車程時間,前往甘肅省迭部縣城,和雷小姐會面,及早商議助學長征的甘肅段步行支援細節。
大部隊按原定計劃,在上午8時許起步,在草地邊緣的公路上行走,行程30公里,中午時乘車返回花湖的旅舍午膳,下午繼續行程。自從6月25日由若爾蓋縣城北上開始,我們便是走在沙土路上,今天也不例外,沿途沙塵滾滾。觀看遠處,如見有白煙繞繞,便知道這是公路,還表示有車輛經過了。收步時到達紅星鄉中心。收隊後乘車往十多公里外的另一鄉鎮郎木寺住宿。郎木寺鎮位於四川和甘肅交界地方。我們入住的賓館是在甘肅的一邊。也即是說我們提前踏足在甘肅省境內。我們將在郎木寺鎮住兩晚。如果不是找到這鎮來入住賓館,我們將要在紅星鄉的小學借宿扎營過一晚。
我們的行程路線,不經過當年紅軍在若爾蓋駐扎時的兩個重要地點班佑和巴西。當年紅軍是從松潘縣毛兒蓋地區穿越草地,連走了約一星期才走出這片沼澤地,到達班佑、巴西和阿西等地。這是紅軍長征中最艱苦的一段旅途。據紅原縣和若爾蓋縣陪走志願者說,當地人估計紅軍過草地而犧牲的人數達八千至一萬人之多!
2005年6月28日 (257)(星期二) 天晴
四川省若爾蓋縣
今天是走出了若爾蓋草原,助學長征的草地行程終於在今天結朿。昨天下午步行走過一座山峰,到了山背後,便已走完了若爾蓋縣濕地草原。
今天從甘肅達倉郎木賓館出發,乘車返回昨日收步點若爾蓋縣紅星鄉,約在上午8時40分正式起步,走出紅星鄉後,便沿著河谷前行,沿途景色與前數天的風景截然不同。在紅星鄉中心,我們經過一間中學,門牌註明是「藏文中學校」,相信學校裡是以藏文藏語授課吧,只是沒有時間內進參觀了解。中午時來到降扎鄉中心,在鄉中心小學辦的勤工儉學食堂午膳。據學校負責人說,學校辦這個食堂小賣部,收入作為幫助學校的貧困學生讀書和生活費用的。陳誠勵趁著午膳空檔時間到小學課室內參觀,看見黑板上寫的教學內容是藏文,據若爾蓋縣幹部介紹,在全縣的小學都是推行漢藏雙語教學的。下午仍是降扎鄉境內步行。快到收步點時,經過一處名為水帘洞道班,內地的「道班」,是指負責維護道路的站崗,一個道班負責一段公路的清理和維護。我們經過這地,卻沒有發現公路附近有大河高山,足以形成「水帘洞」的風景呢!
收步後乘車返回郎木寺鎮住宿,道路崎嶇難行,加上沙塵飛揚,影響視野,車速很慢,竟花了1小時40分時間才回到賓館。
明天再走30公里,便走完整個四川段的行程了,回顧過去,我們在四川省渡過了99天,行程達2300公里。走過了瀘州、攀枝花市、涼山、雅安市、甘孜和阿壩等六州市。是經過的十個省區中歷時最久、行程最長的。在瀘州時,正是1月份冬季,古藺縣道路泥濘難行,隨行的一輛旅遊車便是在古藺縣土城鄉發生故障而流落異鄉,到了4月上旬,從雲南走到攀枝花市,以渡船過金沙江,還有是行程中第一次在路旁小學校借宿扎營。在涼山州,我們走進了彝族聚居地區冕寧縣。4月下旬,走到了雅安市石棉縣,看見安順場牌坊上的「翼王悲劇地 紅軍勝利場」對聯,接著便是沿著大渡河北上,到甘孜州瀘定縣,在搖晃不已的瀘定橋上漫步,在二郎山隧道口高唱《歌唱二郎山》,到康定丹巴感受康巴人的豪爽藏族風情。5月15日開始進入阿壩州,在小金縣兩河鄉借學校和農地扎營,卻偏偏遇上狂風暴雨,分段隊友要緊急撤離帳營到旅遊車上渡宿。接著在5月20日和26日兩天,全程和接力隊友攀過了夢筆雪山和埡口雪山,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峰上,每向山頂走上幾步都會喘氣,在冰雪連天的海拔4000米埡口雪山路旁吃冷餐,終於刻服了高山缺氧環境而走過了。在馬爾康縣我們參觀了卓克基官寨,雖然正在裝修,但仍可感受濃厚的藏傳佛教藝術,和傳統藏族土司的氣派。跟著是連續6天在毛兒蓋藏區步行,午餐泡麵,晚晚宿營,物資短缺,食物有限,渡過了自出發以來最艱苦的生活條件,接著是在紅原和若爾蓋草原上步行,除了飽覽草原上的藏胞帳幕、牛羊成群的牧區風韻外,還要面對的是變幻莫測的天氣,由艷陽高照、紫外光線強烈,以至到下雷雨而氣溫急降,狂風驟至等都體會過。跟著是這數天來塵土飛揚的沙石路,使隊友們喘不過氣來。這些情景,將一直留在我們隊友心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