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學長征日記
2005年3月23日 (160)(星期三) 天陰
雲南省尋甸縣
早上打開窗簾一看,便發覺今日天色與昨天大異其趣。昨天是陽光普照,每位隊員都被陽光曬紅了。但今天卻是陰天密雲,一點陽光的影子都沒有,氣溫隨之下降。
早上由電力賓館乘車前往昨日收步地點。繼續昨日行程,公路是上山的路,前段還是混凝土路,容易走些。經過金所鄉,當地團委邀請我們在經過一所希望學校時,到學校裡參觀。這所學校稱為「雷鋒希望小學」,是全國眾多希望小學中唯一一所以雷鋒命名的學校。被評為全國百所希望名校之一。多年來獲得全國各地的捐助辦校。我們到校內參觀,校方十分熱情,安排學生歌舞表演。我們在學校停留了約45分鐘,又要匆匆上路,不敢久留,怕今天的行程計劃完成不了。
中午在公路邊的一家餐館午膳。這餐館是清真館,提供的食物必然沒有豬肉的。下午繼續走盤山公路,路況轉為沙石路,感覺上好像回到貴州黎平,沙石路並不好走。路面有大大小小的石塊,走來要小心。為了保持體力,以準備明日過海拔2800米的高坡,各隊友都沒有快走。僅保持每小時4-5公里的步速去完成今日的行程。全日計上午步行16公里,下午步行9公里,全日完成25公里行程。仍返回縣城住電力賓館。
今天行程是走25公里,基本上是走上山的公路,今天和明天要翻過梁王山,海拔達2800米,是自出發以來走得最高海拔的地方,所以這兩天的行程不是按每天30公里安排。
2005年3月24日 (161)(星期四) 天陰下雪
雲南省尋甸縣
今早乘車離開尋甸縣城,我們在縣城的電力賓館住了兩晚。早上乘車到起步點有30公里多的距離,用了一個小時才到達起步點。昨天已感覺氣溫下降,今早在縣城還見下雨,車隊愈上愈高,下雨變成了下雪,還是下大雪。進入山區,但見茫茫大地,舖了一層雪,下雪量比我們在貴州遵義所見的還多。這是我們自出發以來第三次遇上下雪,這裡地勢比貴州高。
今天要走過梁王山脈,公路最高點為海拔2800米,是自出發以來走過最高的山頭。一般而言,超過海拔2500米時,已開始有人會有高山反應。領隊張遠文說今天遇上下雪,空氣中的含氧量會比晴朗天多些,也有利於我們適應,但是也要小心,不宜走得快,以免耗氧量多,做成缺氧,同時盡量避免身體冒汗,因為氣溫下降,身穿的衣服被汗濕了後,很難乾爽,停下來休息時體溫加快下降,使人容易感冒。昨天我已和當地團委說好,今天醫護人員帶備氧氣包備用,同時請醫護人員緊跟步行隊伍。
今天早上是走上坡路,各隊友走得小心翼翼,不敢快走。同時也被難得一見的雪景吸引了,邊走邊拍照。上午走完11公里,已走過全日最高點,改為走下坡路,來到一所小學。這附近沒有餐館,我們在學校裡,借用一個課室來用餐,吃簡單的方便麵,請學校燒好熱水,煮了兩盆青菜。村民很熱情,還煮了熟雞蛋和土豆(即馬鈴薯)。方便麵是旅行社準備好的。大家吃過方便麵,稍作休息,便繼續征途,再走下坡的11公里。全日僅步行22公里。很早便到達收步點六哨鄉。
這裡交通不方便,很少有車經過,旅館設備簡陋,三層的住房,僅有兩個廁所,熱水供應不足,不夠全部隊友洗浴,幸好有水喉可接駁到生活車,我們放下行李後,便分批到生活車上去洗浴。晚飯後,各位隊友都留在旅店內,因為這鄉的商店很少。
今晚遇上一件慘痛的經歷,手提電腦的硬盤突然間失靈,電腦也無法開啟,儲存在電腦內的資料,竟在一瞬間消逝了,我整個人呆了一會,很不情願地接受這事實。細想在出發之前,專程帶著手提電腦到電腦商場去,找技術員為電腦硬盤做了一次backup備份,複製多一個硬盤,帶在身上,算是有備無患,想不到竟應驗在今晚。
2005年3月25日 (162)(星期五) 天陰、間中有雨
雲南省尋甸縣
昨天是遇上大雪,今天所處地勢較低,沒有繼續下雪,但是天陰密雲,氣溫也和是和昨天差不多,稍為冷一些,各人多穿衣服來應付了。今天早上在六哨鄉吃過早餐,直接由旅館出發,開始步行。開步前已下雨,各人披上雨衣而行。上午走15公里,下午走15公里,全日共行30公里。今天雖然地勢稍低,但我上午步行時,卻感覺到有輕微的高山反應,視力有減弱感覺,看深顏色的物件例如藍色雨衣時,卻「看」見有些不規則的黃色斑點,不敢走得快,放慢步速來走。至下午到了低些海拔地區時,則沒有上午所出現的視力減弱的感覺。
全日步行路況是泥沙路,天雨影響下,路面是泥濘的,泥漿很容易會濺到褲管上,各隊友要出動褲管套。使收步地點是倘甸鎮,又叫馬街。沿途我們看見的客車,都是寫尋甸至馬街的,沒有寫尋甸至倘甸的。收步地點是在鎮的邊上的一家旅館,稱為回龍山庄,雖然是叫山庄,但這旅館是建在平地上,不是建在高山上。放下行李後,陳誠勵便拿著沾滿泥漿的鞋和褲管套去洗刷。收步時還有一段小插曲,到旅館分房時才發覺少了一位全程隊員王三縣,恐怕他是只顧在路上拍照,一個人落單了,在步行至倘甸鎮時,誤走了三岔路的另一條路,可能會迷路。偏偏王三縣沒有手機號碼,沒辦法打電話找他。於是領隊張遠文和張歡榮坐車到鎮上去跑,看看能否找到他。終於王三縣圍著鎮上繞了一個大圈,回到旅店來。
這旅店的設備簡陋,是木建成的樓房,數位隊友住在同一棟樓房,以木板間房,房內沒有衛生間,要步行到另一座公眾廁所方便,有一個優點是不用住在二樓、三樓,省了搬行李爬樓梯的苦勞。洗浴設備欠奉,幸好可以接駁水源到我們的生活車,各隊友便輪流使用生活車上的衛浴設施來洗澡。有部份隊友被安排住三人間或四人間,以抽籤方法決定誰住雙人間,誰住多人間了。基本上,今晚旅館的級別與昨夜差不多,僅房間大些,和不用搬行李上二、三樓。各隊員經歷了五個月的旅途生活訓練,大家都適應了,當作是一項生活體驗來面對吧。
今天雲南省青基的秘書長和數位幹事從昆明趕來尋甸,來到倘甸鎮,是山長水遠地趕來了。晚飯後,沈光鑫先生和三位幹事來到我房與我們見面,交談了一會。他們是準備明日與我們同走一段路。楊洲也送來了一批文件,是關於步行隊在楚雄自治州行程和晚會安排方案,請我看後交換意見。
2005年3月26日 (163)(星期六) 天晴、下午多雲
雲南省尋甸縣、祿勸縣
早上直接從昨日入住的倘甸鎮回龍山庄出發,省了乘車到起步點的時間,所以很早便起步。今天天氣比昨天好,氣溫也回升了。上午走了約10公里,便離開尋甸縣,進入祿勸縣。上午有倘甸鎮上的初中生來陪行,途中有學生很主動地和我們交談,他們多是初中三學生,快要考高中了。倘甸鎮中學最近一年擴大招生,以達到普九要求,學生多了,一個班人數往往是五、六十人,學生用的桌椅都要排到老師面前了。許多初中生家離學校很遠,需要在學校寄宿,但宿舍空間有限,現在是擠迫不堪。相信這學校是有擴建學生宿舍和教學樓的需要的,問題是有沒有資金去擴建了。在雲南的貧縣,為了早日實現國家定的普九目標,類似的情況是十分普遍的,當地負責教育的官員都明白,通過了普九驗收,只能說是低準標的達標,還有改善教學條件的空間的。一位學生談到她家裡的狀況,她家是一家四口,有父母和一個妹妹。她讀初三,她妹妹讀五年級,由於家庭經濟不好,父親在農閒時,經常跑到縣城裡打工,以幫補家計,母親負責種田種地,不幸在兩年染上眼疾,看病和用藥都很花錢,許多時買了眼藥回家,都不忍心多用,忍到了很痛時才用一點,說到這裡,這位女學生便忍不住哭了。貧窮家庭的孩子早懂事,小小年紀便懂得為家計愀心。臨別時鼓勵她堅強地去面對困難,繼續升讀就學,祝願她母親早日康復。
全日步行路況與前兩天的相同,都是泥沙路。今天天氣變幻不定,一時下驟雨,一時陽光普照,一時又密雲。
全日計上午步行15公里,下午步行15公里。收步點是祿勸縣的九龍鄉。我們要入住兩間旅館,相距也頗遠。房間內有衛生間,比前兩天好多了。不過我入住的一間旅館,熱水是靠太陽能的,今天陽光不夠猛烈,水溫不高,還是使用生活車來洗澡。
2005年3月27日 (164)(星期日) 天晴、下午多雲
雲南省祿勸縣
早上要乘車前往昨日收步地點,第62公里碑位置。經過一個名叫小馬街水庫,剛開始的道路是向上的,過了一個山頭後,便一直是下坡路。整日的路況是沙石路,車輛經過時,總會翻起沙塵。尚幸這幾天來的公路,均是車流量稀疏,偶然有一兩部車經過,大家以手或口罩掩口鼻應付一下即可。今天看到雲南的山勢連綿不絕,我們走一段下坡路,足足有20公里長,從山上蜿蜒迴旋而下,直至山谷,便是普渡河。在中午時,還未走完這段下坡路,需要乘車下山,到山谷的河邊一家餐館用膳,因中午收步點是前後均沒有村莊的。午飯後,又再乘車返回中午收步點繼續走下山路。花在中午乘車往返餐館和收步點的車程已是一個小時。下午來到普渡河,在公路橋的旁邊,是一條鐵索橋,這條鐵索橋是紅軍走過的。第一方面軍在1935年4月經過這裡,再前往皎平渡渡過金沙江。一年後,第二、六軍團也走過這條鐵索橋,並且與滇軍展開一場激戰。在鐵索橋附近,縣政府建了一座紀念碑。我們順道參觀。鐵索橋兩岸相距很近,不到50米。我看見河水是黃色的,想是帶著大量泥沙。鐵索橋僅用粗鐵條連接,橋面沒有木板,想像當年紅軍走過這鐵索橋時,也會動用工兵在橋面舖木板,才讓軍隊走過吧!現在有公路橋,這條鐵索橋僅讓後人憑吊紅軍長征歷史了。走過普渡河後,再走多4公里,到達32公里碑才收步。之後乘車向前,往翠華鄉投宿,這裡旅店規模不大,我們隊伍要分別入住三間旅店。房間設施有多有少,是很參差的,還有單人間和雙人間,如何分房,也費一番張羅。
2005年3月28日 (165)(星期一) 天晴
雲南省祿勸縣
昨晚入住三間旅館,房間的設施參差,我倆夫婦入住的一間,是新開張不久的,設施是相對好些的,但晚飯後多人洗浴後,熱水供應不夠,變成冷水。我到處找旅館老闆,由地牢跑到上三樓,才找到老闆娘反映問題,遲了一個小時,才繼續有熱水供應。今早聽隊友談起其他兩間旅店的狀況,可說是難兄難弟了。幸好在翠華鄉只住宿一晚。無論如何,是豐富了人生的體驗,從最差的鄉間旅館,到縣城的星級賓館,都曾入住過了。
今天天氣晴朗,陽光普照。這幾天一直是走沙石路,路面乾旱,重型汽車經過,便會揚起大量塵土,各隊友惟有以手或口罩掩口鼻應付。上午走了15公里,已走過了我們昨晚投宿的翠華鄉中心,仍需乘車折回翠華鄉午膳,然後再乘車回到中午收步地點繼續,再走2公里,經過一個苗寨時,當地已安排了苗寨人民熱情款待,邀請我們到村寨裡的廣場坐下來看表演。苗寨村民們均穿上民族服在村口歡迎,盛情難卻,到村寨裡一坐,便是半小時。下午走完5公里休息時,已是下午2時45分。跟著考慮到還要提早收步,整團人乘車前往昆明,在昆明市住一晚,今晚有省青基會招待我們看《雲南映象》歌舞演出。由此地到昆明市,估計要兩小時車程。與領隊張遠文商量後,估計時間不夠,於是與全體隊員商量,建議提前收隊,即時乘車前往昆明,今天未完成的行程,留待3月30、31日兩天來補回。這建議得到多數人的同意,便提前收步了。我們車隊用了2小時多的車程,才到達昆明市,市內交通繁忙,車行緩慢,到達酒店時,竟費了足足3個小時,此時方慶幸提前收步的決定是正確的了。
2005年3月29日 (166)(星期二) 天晴多雲
雲南省昆明市、武定縣
今天是休息日。
昨天從祿勸縣乘車,用了三個小時車程來到昆明。還未有時間在昆明市區漫步。今天早上要辦兩件事,一是在昆明市找相機的維修部,看看能不能修理。這部相機是在馬龍縣步行時,被大風吹了沙塵吹進相機鏡頭的罅隙中而失靈的。早上得到雲南省青基會的楊洲先生幫忙,引領我到相機專賣及維修店,技術員初步檢查後說要更換相機零件,而零件費很貴,要1300元。這比我想像中貴了,惟有作罷,留待第六分段在4月初前來與我們會合時,託參加者帶回香港找相機維修中心去修理了。跟著是要找電腦修理店去修理筆記本電腦的硬盤,這電腦硬盤是在3月24日晚在尋甸縣六哨鄉住宿時失靈的。找到修理電腦店舖後,技師初步檢查說如果需要救回硬盤內的資料,需費3000元,索價甚高,還是不搶修,留待分段隊友幫忙帶回香港去盡人事修理吧。我早在出發之前,曾做了一次筆記本電腦硬盤備份,由電腦失靈到現在,一直是依靠這個備份硬盤來開啟電腦,為防這個備份硬盤又失靈,於是在電腦維修店再購置一個硬盤,並且託技術員再做一次備份,以防不時之需。
趁著上午空閒時間,楊洲帶我在昆明的新建成的步行街散步,今天天氣好,溫度適中,既不熱也不冷,陽光不猛烈,在街上漫步,是賞心樂事。跟著信步經過昆明大學,這是楊洲先生的母校,聽他介紹校園內的樓房,皆有來歷。遠處一棟古色古香的樓房,是清朝時雲南舉行貢試的考場,讀書人考過了省級的貢試,便成為舉人,有資格上京考殿試。如考殿試合格,便可當父母官,即使不上京考試,也可在鄉裡成為鄉紳,受鄉民專敬。轉過一處,又看見一棟紅磚樓房,是民國初年唐繼堯興建的校舍,談古說今,楊洲說到蔡鍔將軍發起護國討袁(世凱)運動,雲南追隨他起義的便是唐繼堯。信步走出昆大校園後,不久來到一組黃色的古樸建築群,原來是雲南陸軍學堂,朱德和葉劍英均曾在此地學軍事,後來成為共和國的元帥,這軍事學堂為近代中國培育了大批軍事人材。至廣州黃埔軍校創辦後,雲南陸軍學堂的地位才逐漸被取代了。楊洲先生在昆明市長大,很熟悉雲南和昆和的歷史掌故,曾加我對當地的了解。如果在昆明多留一兩天,由楊洲先生擔任客串響導,想會對昆明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午膳後,需乘車離開昆明,趕回祿勸縣城,縣團委安排了一場報告會,聽眾是在縣城的中學生,向他們介紹我們活動的意義,還有全程參加者分享在長途跋涉地走過來的體會。葉勝傑帶動學生們提問題,讓全程參加者回答,氣氛活躍,足見葉勝傑魅力之處。報告會完後,我們乘車離開祿勸縣城,前往武定縣城。兩個縣城相距很近,僅數公里路程,但兩縣分別屬於兩個州市管轄,祿勸縣歸昆明市管轄,而武定縣是楚雄自治州管轄的。
晚上住到武定縣的秀坤山莊,這是我們在一年前到雲南預察行程時曾經入住過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