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23日 星期日

助學長征日記 (2004.11.24-2004.11.30)

助學長征日記

2004年11月24日 (41)(星期三) 天晴
廣西資源縣
早上由資源迎賓館乘車往昨日收步點,縣道第81公里碑處,上午9時開始步行。和昨天一樣,早上有大霧,至氣溫回升,雲霧散去,陽光再現。沿途風光與昨天不遑多讓,景色怡人。途經車田鄉、兩水鄉和河口鄉,均在資源縣境內,由鄉過鄉,均是要爬坡,先上坡,後下坡,坡度沒有昨天的大。車田和兩水鄉是苗族鄉,河口鄉則是族鄉,均於1984年立縣,今年剛好是20週年,剛舉辦完縣慶,慶祝彩旗還未拆下。未知在1984年前,這三個縣是歸什麼縣管轄。經過河口鄉時,當地歡迎步行隊伍的同時,更派發介紹單張給我們。步行的公路是沿著一條名叫潯江的河流而建,在河口鄉特產是潯江哈魚。
下午5時步行至約51公里碑收步,全日步行30公里。此地已到資源縣和龍勝縣界附近,龍勝縣已有代表在縣界處等候迎接步行隊伍,今天晚上入住龍勝溫泉區的酒店。晚上在河邊的大排檔晚膳,晚上有涼意,大家圍著火爐,邊談邊食,別有一番風味。雖然入住溫泉區,但沒有嘗試找溫泉。右腳掌水泡為患,今天穿回舊的步行鞋,走來也辛苦。幸好比原來計劃少走5公里,算是萬幸了。

2004年11月25日 (42)(星期四) 天陰
廣西資源縣、龍勝縣
今天早上8時50分到達昨日收步地點,雖然仍是資源縣境,但公安和醫護人員的支援人員,全由龍勝縣派出,原因是再過數公里便進入龍勝縣了,無謂請資源縣的支援人員大清早跑五、六十公里路來縣界區了。今天只步行21公里,經龍勝縣江底鄉,至縣道第30公里碑位置收步,在上午一口氣走完。中途經過塌方地方,山坡上滑下來的石頭泥土,堆在公路上,僅僅清理出一條車道,來往車輛均慢駛,步行隊員則加快腳步,盡快走過,邊走還邊留意山坡上的石頭和泥土,恐防再有石頭滑下來,今天是陰天,沒有下雨,還有過去一星期均是天晴,發生搨方的機會不大。步行至下午1時45分,到達龍勝溫泉收步,在溫泉區午飯,之後乘車往龍勝縣城,入住龍勝賓館。
第三分段參加者於今天由香港往深圳,乘飛機往桂林,再乘旅遊車往龍勝縣城,與全程隊伍會合,晚餐時互相見面。今次有四位全程參加者的太太參加分段步行,俗語說小別勝新婚。我們還想在四對夫婦見面之前搞一個「千里尋夫」的遊戲,考一考四位太太的眼力,請全程參加者穿上風褸制服,戴上帽子遮著頭髮,坐成一排,背向四位太太,請四位太太單憑肩膊背部去認出丈夫,四位大丈夫熬過40天的艱辛行程後,身型比以前更纖體後,單憑背部身型去辨認,相信難度高,大家談得興高彩烈,最終無奈受場地所限,搞不起來,是美中不足的事。這次分段參加者眾,達80人,連同全程和接力隊員,達百人以上,旅行社安排入住三間酒店。
值得一提的事,是有8位來自福建廈門的分段參加者,他們是一家企業的員工,是這企業老闆付款贊助員工來參加的,事緣這位東主到北京公幹學習,獲知助學長征活動消息,認同這活動的意義,於是動員員工來參加,做善事的同時,也建立員工的團隊精神。
活動參加者來自全國,我更要努力練習以普通話發言了!

2004年11月26日 (43)(星期五) 天陰
廣西龍勝縣
上午與分段步行者一同享用早餐,上車點人數耗時多了。龍勝縣團委又特意安排在途中的泗水鄉小學舉行歡迎儀式,昨日下午我們與團委商議這儀式的舉行時間,最終大家同意在早上大隊由縣城往溫泉時,途經泗水鄉小學時舉行,據團委介紹,這小學特別之處,是專門開設女童班,並且資助家境窮困的女生,鼓勵家長送女孩上學,這是一項德政。這天剛好全國普遍降溫,到學校時正是天陰有冷風,見許多小學生冒著烈寒風,在學校操場冷得發抖地迎接我們,部份學生更穿上少數民族服裝,我們既感動也為這群學生難受。儀式上,安排女童班的學生向參加者獻球。按儀式流程,有一項是由我代表步行隊伍發言,這次講話也盡量精簡,以求縮短儀式所需時間。
儀式完成後,繼續乘車往出發地點,至9時45分才回到昨日收步點第30公里碑處。車隊陣容龐大,共有分段用車4輛,全程車隊5部,排成一列已有半公里長。這條縣道是雙程單線,沒有路肩,供行人步行的位置也狹窄,沒有位置做熱身運動,僅匆匆做了數次「弓步」拉筋動作,大隊便邁開腳步上征途。上午步行完成15公里,乘車回到縣城的酒店午膳,餐後再次回到上午收步點繼續步行,下午再次途經泗水鄉小學,此時氣溫回暖,學生們再次展現活潑的笑容。至下午5時30分共步行10公里,還差5公里才到縣城。全日步行25公里,少走了5公里,這5公里留待以後由全程參加者代走了。

2004年11月27日 (44)(星期六) 上午天陰、下午天晴
廣西龍勝縣
今天的行程改了,原定的步行路線,是由縣城步行至瓢里鎮,但這段路正在維修,塵土飛揚,道路崎嶇不平,車輛難行,假如再遇上堵車,很難確保百多人的行程順暢。經我們旅行社與龍勝團委和桂林市團委等人商量後,今明兩天的行程均改道。今天是由縣道5公里處起步,穿過縣城後向南走,經和平鄉,轉走一條縣道,往龍脊梯田。
上午到達縣道第5公里碑,路面狹窄,再加上我們龐大陣容的車隊泊在路旁,根本沒有位置可讓參加者做熱身運動,各人僅隨意做簡短的拉筋動作便立刻起步。上午走15公里,中午仍返回縣城入住的酒店午膳,下午再乘車到上午收步點繼續走15公里。下午由國道轉入縣道「和大線」(發音有點像黃大仙),是一條蜿蜒上山的公路,至下午3時半步入龍脊。這是壯族人聚居地,自從此地成為旅遊景點後,許多人慕名而來,到著名景區參觀需付入場費,帶來經濟上的利益,新建樓房也多了。
走進縣道後,田園景色怡人,雖然未到旅遊觀光點,也有不少梯田景,攝影發燒友在沿途拍照,不亦樂乎,少拍照的隊員繼續向前,因此步行隊伍拖得很長。今天是我夫婦倆擔任龍尾,經常勸籲在龍尾戀戀不捨地拍照的隊友向前。最後還改了《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歌來唱:
西邊的太陽快要下山了,
龍尾的隊友還在拍照,
請您們趕快往前走,
要不,我就請您上車了!
歡迎讀者們試唱舊曲新詞。隊友們不願上車,惟有合作地往前跑了。稍感遺憾的,是到了收步時,還未步行到龍脊的觀光點,便要收隊上車返回,當然即使到達觀光點,也沒有時間給攝影愛好者拍照了。再者,現在是秋收過後,梯田一般沒有水,看不見梯田水色,是美中不足。

2004年11月28日 (45)(星期日) 上午天陰、下午天晴
廣西龍勝縣
早上乘車離開龍勝縣城往和平鄉,約8時30分起步,上午走15公里,南下向桂林方向而行,至10公里第二個休息點時,已進入臨桂縣境內,龍勝縣派出的公安和醫護人員與步行隊伍告別,返回龍勝縣城,剩下桂林希望辦負責人徐偉翔陪同步行隊繼續南下。在這節休息時,來自福建廈門的一位分段參加者,經過兩天長途步行,今早已舉步維艱,此時未見好轉,主動要求到醫院照X光檢查。本來龍勝縣有救護車在場,可送他回龍勝醫院檢查,但由於今晚是定在桂林住宿,他往龍勝檢查後,還需再乘車與大隊會合,但要求龍勝救護車送他往桂林,又並不洽當,與領隊張遠文商量後,即時調動全程隊伍用的行李車(4號車)先送他和隊醫蘭應波往桂林,徐偉翔提供桂林市人民醫院負責人的電話給隊醫,以便聯絡。下午接到隊醫的電話,報告廈門的分段隊友經檢查後,證明腳部無大礙,只需多休息便可了。
今天是沿著國送321步行,中午完成15公里行程後,乘車往前走,到中途的「十二灘漂流度假區」午膳,這是度假勝地,在河邊而建,建築幽雅,備有客房。在此午餐,是賞心樂事。午膳後由此地繼續前行10公里,至5時30分收步。全日共行25公里,三天分段步行共行80公里,尚欠10公里,將由全程及第三段接力參加者於明天補回。大隊乘車前往桂林,我們全程參加者已有一個半月遠離大城市,這天傍晚到達桂林時,再度接觸繁華景物,車水馬龍,人來人往,當然未至於「大鄉里出城」般傻氣,但個中感受,仿如久別重逢,實非旁觀者所能體會。
大隊入住環球大酒店,飯後有分享會,分段按組別上台,分享這三天步行體會,同時為全程參加者祝福打氣,謹借此機會,代表全程參加者向各分段參加者表示衷成心感謝!

2004年11月29日 (46)(星期一) 上午天陰、下午天晴
廣西龍勝縣、湖南通道縣
今天要與第三分段的隊友們分手了。早餐時彼此握手道別。昨晚有各分段小組寄語祝福,今早其中一個小組還特意寫了一首詩給我們,並且小組組員一同朗誦出來:
全程參加者:
您們長途步行的艱辛,這幾天我們也感受得到,
在未來的日子裡,您們並不孤單,因為有我們的祝福!
第三組全體組員
鄧麗芬是這小組的一員,同時也是苗圃的助學長征籌委之一,我們為籌辦助學長征,共同努力奮鬥超過兩年時間,在困難時期,她默默地為我打氣,鼓勵我振作,現在由她朗誦這詩,使我百般感受在心頭,熱淚盈眶。
與分段參加者分手後,全程和新一批接力隊員們乘車朝北進發,經過昨日步行的公路,回到龍勝縣城,到我們用餐的龍勝大酒店時,是上午11時25分,後勤大隊長蕭燕安排中午12時在這酒店午膳,趁這35分鐘空檔時間,各隊員補充日用品和乾糧。我利用這時間,更新通訊表,補回第三接力參加者共5人手機電話,於午膳時分發給各隊友。同時在餐廳介紹這5位接力參加者給各人認識。其中一位接力參加者黃德傳,是加拿大籍華人,於上世紀七十年代由香港移民加拿大,這次專程遠涉重洋,參加連續四個接力段,行程共161天,以日程計超過一半,等於參加半個助學長征,是目前參加接力最長時間的一位,他目前是退休,為了準備長途步行,他連續數星期,每天由居住的列治文市步行至溫哥華市中心,再步行回家,行程30公里,與助學長征每天步行里數相若,以適應長途步行。
另一位接力隊員于明麗,是黑龍江人,約十年前南下廣東,在外資企業工作,現在能聽懂廣東話,講話則仍是普通話,香港的參加者和她說話時,一時是普通話,一時是廣東話,亦一趣事。她在數年前已參與助學的義務工作,熱心助人,她是一次偶然機會,看到電視報導介紹助學長征活動,於是決定報名參加,四處打探主辦機構資料和報名方法,經歷各種考驗,最難過的一關是籌募善款8000元,由於時間緊,她向朋友親戚募集到2000元,自己墊付6000元善款,黃天不負有心人,終於報名參加了第三段接力,行程由廣西龍勝起,經湖南通道、貴州黎平等,至12月25日到達貴州遵義、桐梓,於12月30日返回。
午飯後,乘車經過修路路段往西面的飄里鄉,進入鄰縣三江侗族自治縣沙宜鄉。這一段公路,路面崎嶇不平,塵土飛揚,十分難行。到達沙宜時,已是下午2時30分,車身都是灰塵。車隊轉入國道209北上,是柏油路,至廣西和湖南兩省交界處,是下午3時。湖南通道縣團委和支援人員正在等候。我們與廣西支援人員握手道別,拍照留念。今天下午還需要補回前三天少走的10公里,至5時30分收步,乘車往通道縣城。昨日通道縣團委與我電話聯絡時,要求提交境外人士進入通道縣的身份證明文件複印本(內地人則不需要),呈報公安局備案,委托了旅行社陪同人員惠師傅代為收集各隊友回鄉證影印。

2004年11月30日 (47)(星期二) 小雨至中雨
湖南通道縣
今天很早起床,7時正食早餐,7時45分乘車出發,原因是往昨日收步地點,需要一個多小時車程。司機還要找油站入油,油站數量也不少,偏偏找了兩間油站,卻沒有油渣供應,原因待查。
今天起步時間遲至9時50分,整日均是沿著國道209向北進發,由甘溪鄉起步,經馬龍鄉,步行到達通道縣城,中午用膳地點,即在中午收步點旁,省了乘車來回的時間。
團縣委安排了20多名第三中學學生來陪走,上午一批學生走完後,下午換另一批學生陪走,即是接力陪走,說不靈感源自助學長征的接力步行安排呢。
全日行程35公里,任務並不輕鬆。今天步行隊伍加入了五名新接力隊員,分別是黃德傳(加拿大)、黃慕英(香港)、黃兆雄(香港)、于明麗(廣州)和李文斌(佐丹奴接力隊第三棒)。他們在11月27日起,已步行了4天,但一天之內要走35公里,今天是初試啼聲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