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學長征日記
2005年2月23日 (132)(星期三) 天晴
貴州省長順縣
今早由惠水縣出發,乘車往長順縣昨日收步地點,省道309第172公里碑位,此地正是新壩小學。繼續沿省道向長順縣進發,起步時間約是8時45分,今天步行任務是30公里,將會穿越長順縣城,收步點是擺所鎮。上午步行18公里,中午收步乘車返回長順縣城,到我們入住的供電賓館午膳,下午再乘車回到中午收步點繼續步行12公里,至下午5時15分完成整天步行。
在進入長順縣城的公路上,看見一幅縣政府宣傳畫,寫著「夜郎故地‧杜鵑之鄉 –長順人民歡迎您」。夜郎是指漢朝時代的夜郎國,成語典故「夜郎自大」便是出自於此,當時漢朝派出外交使者到西南地區作國事訪問,夜郎國是西南雲南、貴州地區最大的國家,夜郎國王向漢朝使者詢問「漢與夜郎孰大」,當時無論領土與國力方面,夜郎國均沒法與漢朝相比的,所以成語夜郎自大意思是貶義的,指不自量力。貴州人經常為此大呼冤枉,原因是當時漢朝使者出訪時,最先向使者提出「孰大」問題的,不是夜郎國王而是滇王(即雲南王),為何流傳下來的成語不是滇王自大而是夜郎自大呢?我們在12月份聽貴州研究所專家的演講時,也再次講述這個成語出處是有問題的。時至21世紀的今天,潮流興品牌,所以許多縣均爭取古代夜郎國這品牌,開拓旅遊景點,吸引外來遊人參觀,加深外界對一個縣的印象,我們在桐梓縣也見過一個夜郎鎮,未知當時夜郎國領土有多大了。
長順縣的特色是有許多小山,千姿百態,有廣西桂林的韻味,吸引我們隊員拍下多幅風景照。
今天早上還是天陰,至11時許天色放晴,氣溫逐漸回升,至下午時氣溫在25度以上,早上大家還是穿著厚衣服,每多走一段路,便要脫多一件衣服,至下午步行時,大家都只穿著一件T恤即可。只是溫度變化也很快,至黃昏日落,氣溫又急速下降,所以厚衣還是不可缺少的。
今天是元宵佳節,當地人稱為過大年,農村的習俗是過了正月15日才開始工作。故此今天等於是放年假的最後一天了。長順縣的一個風俗是在元宵節掃墓,在先人墳頭插上一盞燈籠,以示悼念。剛好今天天氣轉晴,插在山墳的燈籠引起了兩宗山火,勞煩了長順縣公安和消防員出動去救火了。
晚上團縣委特意安排了一個聯歡晚會,和步行團成員一同慶祝元宵佳節。明天我們將離開黔南州,進入貴州省的另一行政區—安順市。
2005年2月24日 (133)(星期四) 天晴
貴州省長順縣、紫雲縣
步行路線是沿著省道309,由長順縣步行至紫雲縣。起步點是第202公里碑,收步點是232公里碑,全日共步行30公里。中午在紫雲縣板當鎮,今天仍是新春時節,當地農村風俗仍然沒有餐館營業,我們在板當鎮進食方便麵,解決了一餐。今天天氣仍繼承昨日晴朗好天氣,是萬里無雲,一片蔚藍的天空,再加上由長順縣擺所鎮至紫雲縣一段公路,群山山景美不勝收,田間的油菜花一整片的怒放黃色小花,隊友們沿途飽覽群山與小黃花,拍照忙個不亦樂乎。
由昨天離開長順縣城開始,我們走的公路都是沙石路,昨天走的路尚是平坦好走,今天走的路,多了許多碎石,比昨天的路難走些,尤其是進入紫雲縣後,路況逐漸轉差。
今天是正式離開了黔南自治州,全名是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我們步行路線經過了黔南的瓮安縣、龍里縣、惠水縣和長順縣。今天到了貴州的另一行政區域安順市,我們將會在安順市的三個縣步行,分別是紫雲、鎮寧、關嶺。紫雲縣全名是紫雲苗族布依族自治縣。顧名思義,是少數民族聚居地。
我們收步後乘車到縣城,入住縣政府招待所,又稱松山賓館。沿途所見,感到紫雲縣比長順、惠水等黔南州的縣更窮,看沿途小孩穿著的衣服便見微知著。然而沿途的農民是十分友善,很主動的問我們從那裡來?需要喝水嗎?使人感到親切好客,淳樸友善。來到縣城,晚飯後到市內瀏覽,第一個印象是縣城規模小而舊,經濟並不發達,商舖很早便關門。
2005年2月25日 (134)(星期五) 天陰
貴州省紫雲縣
今早需要乘車由紫雲縣城返回昨天收步地點板當鎮,所以遲至上午9時才正式起步。仍是沿著昨天走的省路309向紫雲縣城步行,起步點是第232公里碑。
我們享受了兩天半的晴朗天氣後,今天又回復到天陰密雲的天氣。陽光不見了,氣溫又再次下降。隊友們還需穿著厚衣服步行。
在步行至第248公里碑,距離縣城還有4公里時,我們遇上了長達1公里的垃圾堆,相信這些垃圾是由縣城運到這區域來,就在公路旁傾倒,垃圾便順著山勢掉到山下,有大量垃圾堆積在路旁,成為一堆堆的垃圾崗,走過時會呼吸到垃圾氣味,不合衛生,縣政府沒有妥善的處理垃圾方法。尚幸現在是初春時節,氣溫不高,今天天陰氣低些,間有微風,僅偶然嗅到垃圾味,用口罩或毛巾手帕掩著口鼻而過即可。如果在盛暑季節,垃圾氣味會蒸發出來,中人欲嘔。還望紫雲縣政府改善垃圾處理方法,改善這一段公路的環境狀況。
全日僅步行20公里,在上午一口氣走完,直接步行到我們入住的縣城的縣政府招待所,至下午1時20分收步,在賓館午膳。下午是自由活動時間。明天是休息日,等於我們在紫雲縣城休息一天半時間了。
2005年2月26日 (135)(星期六) 天陰、下午間中有陽光
貴州省紫雲縣
今天是休息日。團縣委安排去參觀當地景點格凸河,大部份團友選擇還是留在賓館,各適其式。
今天我在賓館房間內,忙著把手提電腦的照片燒錄至DVD光盤內保存,以清理電腦硬盤空間。房間設施簡陋,有一張木,是擺放電視的。我們把電腦搬到茶几上,騰出桌面空間,以擺放手提電腦,便開工大吉了。
傍晚時份,打印了一份四頁的文件,是整理有關3月1日至7日第5分段上來與全程一同步行時需要注意事項,準備分發給全程隊友們閱讀。拿著這份文件到賓館外,找打字複印店去複印,發覺紫雲縣人的服務態度良好,複印店主招呼我坐在煤爐旁取暖,她複印好30份後,還幫忙釘成30份文件,才交給我。內地釘文件做法和香港不同,他們喜歡用釘書機在文件左邊釘兩次,算是中式釘件法吧!我發覺一個有趣的現象,大凡在縣政府辦公大樓外面,有多家打字複印店,想是有許多人跑到縣政府辦理事宜,需要打字和複印服務。
這裡有一家照片沖印店,有沖印數碼相片服務,每張3R數碼相片收費1元,比內地其他地方算是便宜。只是沖印出來的相片效果未如理想,照片顏色層次感不強。陳誠勵趕著要沖印一些照片,託省青基的幹事張曉英轉交給長順縣的陪走志願者,總之有照片比沒有照片留念好些吧!
2005年2月27日 (136)(星期日) 天陰、下午間中有陽光
貴州省紫雲縣、鎮寧縣
今天早上由紫雲縣城的松山賓館直接出發,所以早於上午8時05分已起步,走過縣城後,接上一條省道,向著鎮寧縣方向而行,這省道沒有編號的。今天天陰,加上氣溫下降,正是應了「天無三日晴」這句形容貴州的俗語。上午走18公里,到了白石岩鄉,在這鄉的一家餐館午膳。膳食是火窩,即廣東人說的打邊爐。我們把菜全都放到窩裡煮熟,趁熱進食。下午繼續前行,不久即步入鎮寧縣,至本寨鄉收步,全日計步行30公里。收步後乘車仍返回紫雲縣城,還是在縣政府招待所住。明早才正式離開紫雲縣。
紫雲縣城最常見的交通工具是機動三輪車,廣東話俗稱「三腳雞」,縣城的公路是彎多路窄,縣城裡三輪車與貨車、小客車爭路。此外,沿途常見農民乘坐馬車代步,一匹馬拉一個板車,板車上坐6人以上是閒事。紫雲縣的經濟仍是落後,可想而見。
近日常在路旁看見流動的養蜂戶,他們在公路旁的田裡搭帳幕居住,營幕旁放滿了一個個木箱,裡面便是蜜蜂巢。養蜂戶居無定所,看那裡多油菜田,油菜花開了,便在附近紮營。蜜蜂到油菜田採花蜜,也幫助傳播花粉,間中幫了油菜花結籽,農民取籽搾菜油,農民和養蜂戶各有所得。
途中遇到一戶農民結婚,在家門外的路旁擺喜宴,門外掛著一幅紅布,上面寫著「百年好合」的祝福語,細看之下,會發現這四字祝福語是用一張張10元鈔票推砌出來的,相信是到賀的親友送給新人的賀禮,主人家辦完喜事後,可取出一張張10元鈔票使用。是我第一次看見這樣的賀禮風俗。
紫雲縣是苗族布依族自治縣,下一站鎮寧縣和關嶺縣是布依族苗族自治縣,都是少數民族聚居地。自治縣名命有規定,人口多的少數民族族名排先,所以紫雲縣是苗族人口比布依族為多,鎮寧縣和關嶺縣則是布依族人口比苗族多了。翻查貴州省研究院已退休的專家唐先生提供的《31個縣(市、區)簡介》,紫雲縣人口34萬,少數民族人口佔68%,2003年農民(全年)人均純收入1285元,是31個縣(市、區)中最低的。我們步行隊伍經過安順市的三個縣紫雲、鎮寧、關嶺,均是屬於國家重點扶貧縣,經濟上均是難兄難弟。
2005年2月28日 (137)(星期一) 天陰
貴州省鎮寧縣
今早由紫雲縣城乘車前往昨日收步地點本寨鄉,用了一個小時車程,至上午9時才正式起步,仍是沿著昨日所走的縣道向鎮寧縣城方向而行。中午時到達江龍鎮,在鎮上的餐館午膳。然後繼續征途,下午轉入一條縣道464,這是一條沙石路,路面不平,並不好走,使我聯想起剛進入貴州黎平時所走的沙石路。下午經過募役鄉,尚未到縣城。全日計上午步行16公里,下午步行14公里,全日合計步行30公里。
今天天氣仍是陰天,氣溫逐漸回升,比1月份暖些,不過早晚氣溫還是下降的,我在步行時上身穿著一件快乾衫,一件抓毛背心和一件風褸。兩耳在冬天時血液循環不夠,生了凍瘡,現在慢慢好了,在路上如遇上冷風時,還需戴手套和帽保暖。
現在是油菜開花季節,沿途所見,到處是黃色的油菜花,像一片黃色海洋,賞心悅目,吸引隊友們拍照留念。鎮寧縣團委安排了特色的苗族歡迎隊伍,在路上迎接我們,吸引隊友目光的是這些苗族少女留長髮,並且把頭髮疏在一邊,當地稱這苗族的一支為「梳苗」。
鎮寧縣多山,我沿著公路走,看見遠處群山連綿,山外有山。
2005年3月1日 (138)(星期二) 上午微雨、下午天陰
貴州省鎮寧縣、黃果樹區
早上離開鎮寧縣城,在通往黃果樹的公路前停下,當地有群眾歡送我們,特地穿上傳統節日服裝,打腰鼓,跳秧歌舞。於上午8時15分正式起步,走縣道454。早上下著毛毛小雨,我們穿風褸仍可對付,不用穿雨衣。天陰加上小雨,氣溫下降了些。上午還是走沙石路。今天是小學下學期開學日子,經過一所學校時看到學生聚集在課室通道外,和我們揮手。約走了八公里,便進入黃果樹區,和鎮寧縣的陪行人員道別。黃果樹區以前是由鎮寧縣管轄的,近年為開發黃果樹瀑布景區,特地將黃果樹區從鎮寧縣分出來,成為一個獨立的行政區。進入黃果樹區,公路變成柏油路,容易行走了。下午1時到達黃果樹景區,在路邊餐館午膳,這街道上的餐館,都是背靠大瀑布,可在餐館後居高臨下地觀看瀑布。現在是春季,水流量不大,到了夏季雨量充沛時,瀑布將更為壯觀。膳後繼續步行前往黃果樹賓館入住,全日步行20公里,行程短,很早收步了。
今天第5分段的參加者經貴陽來到黃果樹,與我們會合,未來數天將一同步行。晚上和分段參加者一同晚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