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23日 星期日

助學長征日記 (2005.6.29-2005.7.5)

助學長征日記

2005年6月29日 (258)(星期三) 上午天晴、下午天陰
四川省若爾蓋縣、甘肅省迭部縣
今天完成步行後,正式走出四川省,踏足甘肅省土地。
上午乘車離開郎木寺到降扎鄉,車程約45公里,路況崎嶇難行,行車緩慢,用了很長時間,遲至9時45分才返回昨天收步點降扎鄉,繼續步行。今天仍是走沙土路,中午時來到若爾蓋縣的另一鄉崇爾鄉,借用鄉政府大院內空地午餐,是泡方便麵、麵包和頭食品。上午約完成了13.5公里,下午繼續走16.5公里。阿壩州團委和六個縣團委書記親身來到若爾蓋縣,今天下午和路上和我們見面,陪行了8公里,歡送我們離開四川省和阿壩州。
今天走的公路,據若爾蓋縣團委介紹,其實是甘肅省的省道,由甘肅省派人負責維修,我可理解為借道。迭部縣是屬於甘南藏族自治州,甘南州首府是合作市,迭部縣與州內其他縣和州首府的交通,便是依靠這條省道,但在四川境內的這條甘肅省道,卻是塵土飛揚的沙土路,我們在這條省道走了兩天,殊不好受,常有迭部往合作市的客車來往,這些客車車速不慢。只要有車輛經過,塵土便撲鼻而來,為了不要做吸塵機,惟有戴口罩或以毛巾掩口鼻。過去這數天走的沙土路,算得上是我們行程中最塵土飛揚的路段了。
我們在若爾蓋縣走的最後一個鄉稱為凍列鄉,在崇爾鄉和凍列鄉,有一個鐵布自然保護區,野生動物受到保護,禁止捕獵,所以有四川梅花鹿、野豬甚至有野狼,當地鄉幹部說,在晚間可看見梅花鹿在河邊喝水的。野生動物會破壞當地農作物,使農民經濟受損,所以這一帶的農戶要建起土牆,以防止野生動物跑進田地裡,我們走的這段公路,便見兩旁建有土牆,便是這個原因。
過了一條橋進入甘肅省迭部縣境內,道路狀況大為改善,不再是沙土路而是柏油路,路面平坦易走,也不再是塵土飛揚了。
迭部縣城距離省界只有5公里,收步後乘車前往縣城,入住政府招待所。按理在縣城是可用無線上網收發電郵的,但效果不理想,聯通的CDMA無線上網沒有訊號,不能使用,移動的GPRS無線上網是接通了,但開始時收了數封電郵後便出現故障,之後便沒法可以再收電郵,就連苗圃會方網頁也連接不上。

2005年6月30日 (259)(星期四) 天陰有雨
甘肅省迭部縣
今天是休息日。
昨天在兩省交界處,甘肅省青基會和迭部縣團委舉行了一個簡短的歡迎儀式,今天早上9時,在縣中學大操場再舉行一個正式的助學長征甘肅段步行啟動儀式。縣中學距離我們入住的縣政府招待所不遠,步行約10分鐘可達,無需坐車。可惜天不造美,在上午8時半便開始下雨,我們到達縣中學時,雨勢不減反增,整個儀式便是冒雨進行,在操場上的學生們冒雨站立,難為了學生們了。
下午自由活動。我和女兒到網吧上網,收電郵。我們帶了筆記本電腦,到網吧後與店主說明,是使用網吧內的網絡接線,插到我們的筆記本電腦內,用以上網。通常在西部地區,網吧的網絡無特別IP位置設定,只把網絡接線接入筆記本電腦便立刻可用,十分方便,而且是寬頻的,速度比GPRS或CDMA式的無線上網快許多倍。收費仍是按使用的時間計算,這裡收費貴些,為每小時3元。


2005年7月1日 (260)(星期五) 天陰、下午間中有陽光
甘肅省迭部縣
今早街道是濕的,即昨晚曾下雨。幸好整天是陰天,既不是陽光普照,也沒有下雨,加上道路平坦易走,多是緩慢向下的公路,走得不費勁,今天是走得很寫意。
今天起步不久便經過迭部縣城。縣城規模不大,一條主要街道兩旁是商店和賓館旅店,主街道兩旁不遠處便是大山。據團委介紹,這條主街道是在這兩年變化大,以前是沙土路,現在已鋪了柏油,兩旁的建築物是透過招商引資而開發。我相信三年前我們的探路隊經過迭部時,所見的公路應是沙石路。
今天走的公路,是依著河流而建,這條河流是白龍江,與東北的黑龍江相映成趣。其實我們在若爾蓋縣步行至紅星鄉開始,便與這白龍江結緣至今了。
上午完成15公里步行後,乘車返回縣城午膳,飯後繼續再走15公里,至313省道第138公里碑位置收步。仍乘車返回迭部縣城,在縣政府招待所住宿。

2005年7月2日 (261)(星期六) 天陰
甘肅省迭部縣
今早凌晨下大雨,還閃電打雷,我卻是一覺睡到大天光,早餐時聽隊友說起才知。豈料就是這場凌晨大雨,影響了今天的行程。早上在縣城政府招待所吃過早餐,便乘車往昨日收步點,就在這收步點前約3公里前停了下來,原因是凌晨大雨導致泥石流(即香港常見的「山泥傾瀉」),前面有數段公路被泥漿淹沒,深達半米,車輛沒法通過,縣團委即聯絡公路部門尋求協助,要調來一輛剷泥車,清理路面的泥石流泥土和泥漿,車隊方能通過,整個上午便只有在公路上枯候,行程被延遲了3小時,至11時多,才盼來了剷泥車清理,原來這輛剷泥車不是從後面的縣城趕來,而是迎面從鄉開過來,邊走邊清理。我們車隊通過這數段泥石流公路,才來到昨日收步點。於上午11時45分正式起步,上午只步行7公里,午膳後,下午要趕23公里路程。受天雨影響而延遲行程3小時,今次是第一次。幸好不是在步行途中遇上大雨和泥石流,全體隊友是安全的。
上午步行經過的公路,仍有部份殘留有泥石流泥漿,經過時還是要小心。就我們觀察,我們走的313省道,是沿著白龍江河流而建,公路兩旁是山坡,是河谷地帶,這裡的土質鬆散,公路兩旁多是泥土山坡,坡上的泥壁中還夾雜著大小石塊,右邊山體植被很小,沒有大樹,山坡泥土很易被雨水沖走,帶進河裡,經過今早凌晨大雨,原來已是黃色的河水更變本加厲,河水變成深啡色,流經狹窄河道是更是濁浪滔天,白龍江成了濁龍江了。
步行途中經過兩處峽谷,其中一處稱為九龍峽,河道兩旁均是畢直的懸崖峭壁,山高愈100米,山體氣勢懾人,河水奔流而過,使人印象深刻。今天沿途經過迭部縣的卡壩鄉、尼傲鄉、旺藏鄉,時值大麥收割季節,麥田一片金黃,藏民把收割的麥稈綑好,堆放在一排排的木架上晾曬,很有地方特式。經過旺藏鄉時,團委邀請我們進村,去參觀70年前紅軍長征期間毛澤東經過當地並住宿了一晚的民居,這村稱為次日那,是藏語音譯。紅軍長征走過若爾蓋縣巴西鄉時,紅一方面軍與紅四方面軍鬧分裂,結果黨中央只帶領不足一萬軍隊北上,其餘軍隊全部被張國燾控制揮軍南下,這次「北上與南下」之爭,是紅軍長征途中發生的最大危機,欲了解當中詳情,讀者需要找書來看才可。毛澤東率領紅軍到了迭部縣的俄界,是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的,當時可說是前路茫茫,當美國戰地記者斯諾在1937年來到陝北採訪毛澤東時,毛也形容這孤軍北上是他一生中最黑暗的時刻。
下午一口氣走23公里,中途小休3次,也創造了一項步行紀錄。收步地點是一個林場,以前是伐木出售木材的,自從98年國家推行「天保工程」,保護生態環境,禁止迭部縣的林場砍伐木材出售,斷了生計。在林場旁邊,卻有個體戶投資建設一個農家樂餐廳住宿旅遊點,山林種植藥材、果園、蔬菜,配合畜牧,養羊、魚、雞、兔,據陪行志願者介紹,這個體戶正是數年前販運木材積累起第一筆資金的,雖然現在沒有木材可販運,山不轉水轉,另闢一條謀生途徑,便經營這家農家樂餐旅館。我們在這農家樂山莊晚膳和投宿。
迭部縣城海拔是2600米,這兩天我們更是愈走愈低,從高海拔地區走來,即時的體驗是飯菜可口了許多,在海拔3000米以上高原地區,水沸點不足100度,煮麵條會變成麵糊,所以我們在高原地區是吃不到麵條的,米飯也像未煮透,有半生熟的口感。


2005年7月3日 (262)(星期日) 天陰
甘肅省迭部縣
今天清早離開住宿地雅日山莊,吃過早餐後,便就地起步。當地林場辦的小學,極力邀請我們到學校去參觀,無奈在事前沒有跟縣團委或我們商量預約,加上我們今天另有參觀安排,還是婉拒了。有兩位隊友跟隨學校校長老師到學校去了解情況,其餘隊友繼續行程。據校長介紹,這學校是由當地林場辦的,林場並非由迭部縣甚或由甘南州管轄,到底是由國家林業局管,或是由省級林業局管轄,則不甚了了。98年國務院新政策出場,保護自然生態,禁止再砍伐樹林,這林場不能靠出售木材,林場生計立刻受影響,僅靠國家撥款去維持林場職工生計,使到林場小學只能在極有限的資源下辦下去,是以希望助學長征隊伍能給予支持。然而,我們活動要資助的學校,是由縣團委或縣教育局審定和推薦的,在迭部縣的林場不歸入縣方管理,也自然地不在縣方推薦的範圍內了。助學長征活動要資助的學校,是在洛大鄉的中心學校,早已在去年動工興建,在去年9月竣工,在今年4月份時苗圃會方派工作組到學校驗收,整個資助已告完成了。
今天我們經過洛大鄉時,順道到學校去參觀,由我們步行的公路岔口到鄉中心學校,有約6公里距離,到學校先聽校長介紹學校情況,這學校是小學連初中共9個年級,目前仍在擴建,擴建校舍的資金,則是由國家扶貧基金撥款。校方亦有安排文藝表演,我們在學校操場觀看了4個表演節目才離開。
今天經過花園鄉和洛大鄉,走過洛大鄉的代古寺後,便轉入一條沙石路,路面變得較為難行。
收步行乘車前往腊子口林場辦的賓館住宿。明天將會步行經過腊子口,素有天險難破之稱,紅一方面軍由俄界出發,到了腊子口便打了一場硬仗,未知一萬人不到的紅軍如何與敵展開遭遇戰,通過天險腊子口,明日看後再記。

2005年7月4日 (263)(星期一) 天陰、下午間中有陽光
甘肅省迭部縣
今天行程也是30公里,早上乘車返回昨天收步地點。在早上8時30分起步,上午步行15公里,中途經過腊子口紀念碑。整個上午是在峽谷中行走,公路旁的河流,便是腊子河,流至代古寺便與白龍江匯合,所以腊子河是白龍江的支流。峽谷兩旁是懸崖峭壁,解放後開闢公路,所以峽谷才開闊了,在紅軍長征經過時,沒有公路,僅有腊子河旁的小路,或是在懸崖邊舖木板的盞道,十分難行。據介紹,最窄處只有3米。為了紀念紅軍長征經過腊子口,縣政府在此地建了一座紀念碑,碑上刻著「腊子口戰役紀念碑」數字,由當年指揮戰斗的楊成武將軍題詞。
中午時步行回到腊子口賓館,便是上午的收步點,在賓館午膳,飯後繼續行程,開始走上山路,整個下午走15公里,向上爬升了約700米,盤山公路迂迴曲折,隊友們經過長時間步行後,已有豐富的走上坡路經驗和鍛練,走完也並不覺得太累。收步點是在高坡上,還未到山峰,明日繼續走上坡路。縣團委指著遠處岷山,向我介紹說,當年毛澤東長征通過腊子口,便走出藏區,他寫出七律詩《長征》,最後兩句「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便是詠紅軍走出此地了。
手上有一本書,專題詳述紅一方面軍與紅四方面軍會合後所發生的事,書名《北上》,廣西人民出版社出版,2004年6月第二版,作者劉統,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研究員。此書是筆者找到最詳細地評述紅軍長征後期一、四方面軍會師後的事件的書籍。各位讀者如感興趣,請參考此書。
我們將於明日離開迭部,進入岷縣,在藏區的旅途生活也告一段落。今晚縣團委和腊子口林場特意安排一場篝火晚會,與隊員們聯歡。

2005年7月5日 (264)(星期二) 天陰
甘肅省迭部縣、岷縣
今天早上要繼續走上山公路,到最高地點,稱為鐵尺梁,達海拔3000米以上,上午走了10公里,十分費力,來到了鐵尺梁護林站,是附近唯一可以借用的地方,就地午餐,吃方便麵。下午再走約3公里上坡路後,便轉為走下坡路。下午走了5公里後,便遇上了岷縣團委,兩縣團委在休息地點交接。甘肅省青基會特意製造了一支紅旗,讓沿途各縣陪行志願者扛著來助走,我們在迭部縣城出席歡迎儀式時,隊友們曾被邀請在旗幟上簽名留念,現在這面旗幟由迭部縣團委交到岷縣團委手上,兩縣團委也在旗幟上簽名及寫上交接日期時間。相信當我們走完甘肅段的12縣行程時,這面旗幟上將是密麻麻的簽名,見證了整個甘肅段行經的地方的。
這兩天我腸胃不好,已有肚痛肚瀉跡象,原因可能是未能適應腊子口賓館飲用的水質,也就是水土不服問題,估計另一原因是賓館菜不潔而引起。今天早餐後飲了一紙包牛奶,使肚瀉加劇,每次小休都要到生活車用廁所,午餐吃了方便麵後,下午走第一節5公里,更加辛苦,要找地方解決肚瀉,但沿途路況平緩,找不到隱閉地方解決,強忍至休息點,立刻跳上生活車用廁所,之後整個人已乏力不堪,癱瘓地坐在車上,接著的5公里沒法走,只能坐在車上讓體力慢慢恢復。下午走第三節5公里時,慢慢地步行,不敢快步走。
全天共步行30公里,步進岷縣寺溝鄉境內,收步後乘車向前到20公里遠的岷縣縣城,入住風光大酒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